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法官视角中的能动司法

发布时间:2019-10-29 21:22
【摘要】:能动司法是司法创造力的体现。在美国,这种司法能动的突出表现形式是司法审查权,通过多年的案例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司法审查体制。在英国,至今法院尚无对立法的审查权。但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有判例法传统,法官的司法能动性相对较大,在案件审理中,区分相似案件事实和不断发展法律规则是法官司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法系的司法能动对我国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司法能动在审判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个案法官法律论证,其主线是政策考量与法律考量,也可称之为社会效果考量与法律效果考量。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2 季元杰;;“科学发展观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综述[J];理论探讨;2009年01期

3 公丕祥;民族精神与现代司法[J];学习与探索;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锋;;促进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12期

2 周萍;;论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J];知识经济;2009年10期

3 向泽选;法律监督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J];人民检察;2005年09期

4 齐晓耘;谭四红;;论行政审判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J];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05期

5 李美芳;;规则之治与自由裁量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4期

6 唐延明;;论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张忠斌,黄芙蓉;关于司法的社会效果内涵之评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蔡浙勇;;试析法院执行工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实现[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9 曹金泉;执法要做到两个统一[J];人民检察;1998年10期

10 贺小军;朱晓静;;实现司法效果的路径探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柏新;陈云光;;论办案的社会效果[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王振清;;司法审判应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重温董老关于批评有些法官“孤立办案”论述的一点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3 刘婷婷;;董必武“司法人民性”思想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4 钱斌;;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与衡平司法过程中的法理冲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毛煜焕;;和谐社会的法官责任——论“人民司法”的时代落脚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6 付兆丽;;两大法系刑事诉讼差导之比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查鸣;;狠抓作风建设实现法院工作新跨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蔡雷;;计算机证据的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9 钱斌;;董必武法治思想与新形势下加强司法能力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王政;朴光洙;刘湘;;对群体性环境侵权诉讼的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艾地 吴在存;从法律规则的局限性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罗田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胡启旺;努力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N];黄冈日报;2008年

3 河南省济源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卫民;正确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记者 徐盈雁;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N];检察日报;2010年

5 喻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思量[N];法制日报;2008年

6 潘万贵;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N];台州日报;2008年

7 润宣;润州南徐法庭调出和谐新天地[N];镇江日报;2008年

8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 张苏飞;环境司法应追求法律、社会与生态效果统一[N];中国环境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玉;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N];青岛日报;2009年

10 王立新;对话宋鱼水:“两个效果”与人民法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武红羽;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吉林大学;2008年

5 俞亮;证据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弘;论证据裁判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杨杰辉;刑事审判对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何邦武;刑事传闻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章礼明;论刑事鉴定权配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明新;现代社会中的法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丽芝;司法社会效果实现的探索[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曾慧;论司法的社会效果[D];南京大学;2011年

3 周勇;民事司法效果初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颖;品格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周健;论公共政策介入司法[D];复旦大学;2009年

6 桑辰;疑难案件中的法官的司法能动性[D];厦门大学;2009年

7 房东升;能动司法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甲光;论社会效果考量对法官裁判方法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赵雷;浅析两大法系陪审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董丹;基于比较视野下的我国裁判文书完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3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53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