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传统司法的论证风格

发布时间:2017-03-29 17:26

  本文关键词:传统司法的论证风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中国的司法过程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清末变法之后,中国的司法传统在形式上被强制割裂了,法律的制定以及法律的实施、执行等都是以西方司法为蓝本。虽然目前法治社会的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体现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特别是如今的司法体系的形式和精神上,极力向西方司法靠拢,导致的结果是近现代司法的形式水平发展迅速,但是受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司法的影响,国民对于司法的认知及接受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快速发展的近现代化司法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中国近现代司法是在几乎脱离传统司法的基础上崛起的,存在大量与国情国民不相匹配的地方,在司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情大于法”的种种不利于司法发展的情形。这些不利情况的解决需要从中国传统司法中寻找思路和方向。 文章从传统司法出发,以时间为导向,首先追溯中国传统法之形成,初步了解传统司法,从而形成传统司法核心精神的整体印象并解释这种传统司法精神形成的缘由,以及表现的三种基本形式。再次,以传统司法的发展为线索,分为萌芽、发展、繁荣和晚期四个阶段探讨传统司法论证所具有的基本结构;以流传下来的各朝代判词为中心,论证传统司法所体现出的语体方面的风格和逻辑特色,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方面论述传统司法体现的特色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各种原因。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司法,正视传统司法给现代法治带来的影响。最后,面对现代司法的不足之处,从传统中寻找启示,寻求解决之道。 本文中的中国传统司法就是从“法”产生之处到清末变法之前的司法活动,在这几千年的司法活动中探索法律思想的传承与变迁,从“礼法互斥”到最终的“礼法合流”特点的形成。传统司法“融礼于法”的特点使得传统司法说理性也随之变得很是突出。“以律说理”、“以礼说理”、“以情说理”是传统司法中体现说理性的三种基本形式,并被运用在传统司法者判决中,“以理服人”不仅是人们情感上的需要,更是司法上的要求。从“息讼”到“无讼”则是传统司法最希望达到的目标。通过在现今保存的判词文献中选取一些案例,详细对其的基本结构从构成要素和证明模式方面进行论证研究,发掘传统司法的基本构成和风格中的独特性。 对于传统司法语体的演变,先秦的微言大义到明清的简单为贵,简要明了地总结各个朝代的变化特点。同现代司法相比,传统司法在逻辑上具有独特性,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规范推理的三段论模式,传统司法的独具特色的逻辑推理模式更加易于被国人在思维模式上所认同。其反逻辑的具体表现是传统司法者立足于个人经验的直觉判断,敢于摆脱成文法的局限;注重实用理性的,,关注现实生活,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主张“大我”,反对唯一和僵死的法律概念,认为思想应随人随时随事而变的,注重人的作用。探明这些传统司法中体现的风格特色,可以借此将现代司法的种种不足加以弥补,在判决书中运用成文法判决,用情理以及相关的先判案例加以说明,适宜的注重文学上的素养,都将使中国现代司法走向全新的局面,而不至于限于法律移植带来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传统司法 判词 论证 现代司法文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3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1-13
  • 2 传统司法:一项说理的事业13-26
  • 2.1 传统司法的历史发展脉络——以思想史为引13-17
  • 2.2 传统司法的长于说理的缘由17-21
  • 2.2.1 治国政略——“德治”的传统要求说理18-19
  • 2.2.2 司法者情感——父母官意识体现在说理19-20
  • 2.2.3 司法追求——和谐,息讼止争的实现在于说理20-21
  • 2.3 传统司法说理的基本形式21-26
  • 2.3.1 以律说理的形式21-23
  • 2.3.2 以礼说理的形式23-24
  • 2.3.3 以情说理的形式24-26
  • 3 古代判词与传统司法的论证风格26-42
  • 3.1 传统司法判词的基本结构26-32
  • 3.1.1 传统司法判词萌芽时期的基本结构26-28
  • 3.1.2 传统司法判词发展时期的基本结构28-29
  • 3.1.3 传统司法判词繁荣时期的基本结构29-31
  • 3.1.4 传统司法判词晚期的基本结构31-32
  • 3.2 从判词看传统司法论证的语体风格32-38
  • 3.2.1 传统司法判词语体的伦理性32-33
  • 3.2.2 传统司法判词语体的文学性33-35
  • 3.2.3 传统司法判词语体的情感化35-37
  • 3.2.4 传统司法判词语体的典雅性37-38
  • 3.3 从判词看传统司法的逻辑特色38-42
  • 4 传统司法论证对现代司法论证的启示42-51
  • 4.1 我国现代司法文书的结构与局限42-46
  • 4.1.1 现代司法文书的结构42-45
  • 4.1.2 现代司法文书的局限45-46
  • 4.2 传统司法论证对我国司法论证的发展方向的借鉴46-51
  • 4.2.1 我国司法文书论证语体的发展方向46-48
  • 4.2.2 我国司法文书论证逻辑的发展方向48-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4
  • 后记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愫贞;;论中国古代司法语体规范化问题——以历代判词为中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 石金平,张钢成;论民事判决证明模式的选择与重塑[J];法律适用;2000年10期

4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独角兽——对“^獭钡姆ㄎ幕疾靃J];河北法学;2010年10期

5 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J];金田;2009年Z1期

6 武树臣;寻找最初的德──对先秦德观念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法学研究;2001年02期

7 王志强;《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J];法学研究;1997年05期

8 霍存福;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3期

9 衣俊卿;文化哲学:未来哲学的自觉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2期

10 程武;;一篇重要的法律史文献——读(亻月关)S铭文札记[J];文物;1976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传统司法的论证风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75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