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谳略》与晚明司法实践
本文关键词:《云间谳略》与晚明司法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云间谳略》是明代毛一鹭编著的一部司法文件汇编。毛一鹭于万历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1604—1609)在松江府任推官,书中的主体部分是他复审各类案件时所作的判语,故该书的性质应属学术界习称的“判牍”。《云间谳略》所收录的案件共有183件,形式上非常接近原始的司法文书,内容十分丰富,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晚明地方政府的审判程序、定罪量刑的依据以及毛一鹭本人在地方司法实践中的建树,与此同时,书中也保留了错综复杂的案件细节,可藉此窥探晚明江南地区基层犯罪的主要倾向和变动中的社会生活。因此,该书对研究明朝晚期的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鉴于学术界目前尚缺乏对毛一鹭和《云间谳略》的专题性研究,本文试图就《云间谳略》及其所反映的晚明司法实践作一初步的探索。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撰写结构,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考述毛一鹭的生平事迹和司法业绩,叙述《云间谳略》的成书经过、流传情况和文献价值。并就毛一鹭在司法实践中的建树,如力求法、理、情三者平衡的司法理念,注重事实与证据的审判原则,为推行“冷审”制度而作的努力等,加以论述。 第二,以《云间谳略》所录案件与《大明律》、《问刑条例》等明朝法律文件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晚明地方司法实践的某些特点与进步。 第三,梳理并分析《云间谳略》所录案件中有关社会与社会生活的内容,考察社会转型期的失范、失序所造成的各类社会问题,论述晚明江南社会的各类矛盾与冲突,揭示基层犯罪的主要倾向以及地方官府维持治安的手段和成效。
【关键词】:《云间谳略》 晚明 司法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8;D929;D926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第一节 选题意义11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11-16
-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章节安排16-17
- 第二章 毛一鹭与《云间谳略》17-35
- 第一节 毛一鹭的生平与《云间谳略》的成书17-28
- 一. 毛一鹭行迹考述17-22
- 二. 《云间谳略》的成书及其价值22-28
- 第二节 毛一鹭在司法实践中的建树28-35
- 一. 力求法、理、情平衡的司法理念28-31
- 二. 注重事实和证据的审判原则31-33
- 三. 在江南地区推行“冷审”制度33-35
- 第三章 《云间谳略》所见晚明司法若干特点35-47
- 第一节 《云间谳略》中的刑事案件36-42
- 一. 抢劫案36-38
- 二. 故意杀人案38-39
- 三. 斗殴案39-40
- 四. 其他案件40-42
- 第二节 《云间谳略》中的民事案件42-47
- 一. 田地纠纷43-44
- 二. 婚姻纠纷44-45
- 三. 财产纠纷45
- 四. 主仆纠纷45-47
- 第四章 《云间谳略》所见罪案与地方治安47-63
- 第一节 晚明江南民间犯罪的主要倾向47-56
- 一. 家庭成员纠纷不断47-48
- 二. 利用女色诈骗钱财48-51
- 三. 讼棍胥吏敲诈勒索51-52
- 四. 财产纠纷导致刑事犯罪52-53
- 五. 主仆关系引出的刑事案件53-55
- 六. 地方豪强的强取豪夺55-56
- 七. 歹徒恶霸恣意行凶伤人56
-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惩治犯罪及其效果56-63
- 一. 依律断案,力求公正56-59
- 二. 地方政府的法治成效59-63
- 结论63-64
- 附录64-70
- 参考文献70-74
- 后记7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素因;;论蒲松龄的暴力与嫉妒(续)——从《聊斋志异》的妒悍妇谈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2 周少元;;近代商人群体的出现与传统法等级观念的动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蔡晓荣;王国平;;晚清中国商业行会对洋商的“停交”抵制活动——基于经济和法律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7 柳岳武;;南京国民政府看守所制度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8 俞香云;;袁宏道“趣”论的自然主义误区——兼与张少康先生商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卞利;明清时期徽州的民间禁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刘道胜;;明清徽州的民间调处及其演变——以文书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赵志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几个问题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4 牛建强;;于谦与明宣德、正统间的河南地方社会[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6 胡江天;;浅谈和谐社会的法治与儒学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陆德阳;;近代上海残疾人事业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刘利平;;明代文官试职制度考论[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9 崔敏;;少杀慎刑与构建和谐社会——从董老“多杀人后果并不好”的论断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10 占云发;叶蕾;;从董必武法学思想看人民法院涉讼信访问题的理性求解[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现U
本文编号:287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8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