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司法改革如何对待民意
发布时间:2021-01-23 19:28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高涨,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日益强烈。与此同时,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民意诉求,表现在司法层面便是人民法院要更加注重保障民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然而,我国现行司法体系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官裁量权有待约束、司法公正有待提高、司法腐败亟需整治等。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司法的现实困境、民意对司法公正的追求决定了司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司法实践中,通过许霆案、彭宇案,我们既看到了民意对司法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也看到了民意隐晦的一面,即媒体、网络对民意的形成及表达的重要影响。由于社会公众受制于其所接收到的信息的有限性的限制,其表达出来的民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真实的成分,并非其本身真实意思的表达。民意的失真与伪民意是阻碍司法改革顺利进行的绊脚石。基于上述思考,本文以“司法改革应当如何对待民意”为题,试图探讨司法改革中应当如何对待民意、如何吸收民意。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通过两则案例引出本文的主题“司法改革应当如何对待民意”。第一部分主要对民意进行的相关分析。首先对民意的概念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影响民意的主要因素,进而对其产生的影...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民意及其相关分析
(一) 民意的概念
(二) 影响民意的主要因素
(三) 民意的表达
二、司法改革吸收民意的必要性
(一) 司法改革的现实难题
(二) 法律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 司法运行的价值关怀
三、司法改革要认真对待民意
(一) 传统司法对民意的态度
(二) 现代司法对民意的反映
(三) 民意进入司法改革的途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调解”机制中法院的角色定位[J]. 陈寒非,牟乃东.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6)
[2]“公共舆论”还是“公众意见”?——兼对Public Opinion术语不同翻译的商榷[J]. 郜书锴. 国际新闻界. 2009(10)
[3]公众意见概念:对五种观点的阐释[J]. 胡伟,王行宇. 南京社会科学. 2009(07)
[4]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J]. 左卫民. 中国检察官. 2009(03)
[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J]. 周永坤. 法学. 2009(02)
[6]民意之概念检讨及其价值探寻[J]. 李昌昊.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01)
[7]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J]. 苏力. 中外法学. 2009(01)
[8]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J]. 左卫民. 现代法学. 2008(06)
[9]民众情绪与司法理性——试论“民愤”影响刑事司法的合理限度[J]. 刘万奇,杜江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公众判意的法理解析——对许霆案的延伸思考[J]. 顾培东. 中国法学. 2008(04)
本文编号:2995796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民意及其相关分析
(一) 民意的概念
(二) 影响民意的主要因素
(三) 民意的表达
二、司法改革吸收民意的必要性
(一) 司法改革的现实难题
(二) 法律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 司法运行的价值关怀
三、司法改革要认真对待民意
(一) 传统司法对民意的态度
(二) 现代司法对民意的反映
(三) 民意进入司法改革的途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调解”机制中法院的角色定位[J]. 陈寒非,牟乃东.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6)
[2]“公共舆论”还是“公众意见”?——兼对Public Opinion术语不同翻译的商榷[J]. 郜书锴. 国际新闻界. 2009(10)
[3]公众意见概念:对五种观点的阐释[J]. 胡伟,王行宇. 南京社会科学. 2009(07)
[4]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J]. 左卫民. 中国检察官. 2009(03)
[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J]. 周永坤. 法学. 2009(02)
[6]民意之概念检讨及其价值探寻[J]. 李昌昊.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01)
[7]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J]. 苏力. 中外法学. 2009(01)
[8]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J]. 左卫民. 现代法学. 2008(06)
[9]民众情绪与司法理性——试论“民愤”影响刑事司法的合理限度[J]. 刘万奇,杜江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公众判意的法理解析——对许霆案的延伸思考[J]. 顾培东. 中国法学. 2008(04)
本文编号:2995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9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