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昌奎案为例审思司法判决中的“法律修辞”
本文关键词:以李昌奎案为例审思司法判决中的“法律修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具有乡土特色的中国法治究竟走向何处,不少法律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法治进程中“话语权”究竟在谁的手中一直是影响中国法治发展的因素,民众话语权和政治话语权的博弈此消彼长各有其生存土壤。纵观种种在中国坚守法律文本主义及法律至上的话语权,走中国特色的法律修辞是坚持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法治的必然之路。 文章从李昌奎案件的案情回顾做为起始,将案件的每一个阶段法院的判决进行了一一呈现,通过对比法院判决的不同及所依据的准则及法条,让我们去反思李昌奎案件背后所隐藏的争议。 接着文章的导言部分作出了详细的论述,将古今中外对法律修辞的研究概况做了介绍,并同时指出中西方的研究区别及中国本上化的法律修辞研究状况。同时将落脚点放在了李昌奎案件的焦点即政治、法律与民意的博弈。换一种说法即:案件话语权究竟把握在谁的手中。 首先,文章对道德修辞及民众所理解的“正义”进行了剖析,分析了道德修辞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及存在的问题。具有乡土气息及熟人社会等多重特征的当今中国法治的进程是十分艰巨的。民众对法治的建构价值很大,毕竟民众的认可信服是对法律的最大尊重;但是不可估量的是民众对法治也有着非常大的瓦解作用。同时指出了道德修辞在法治初级阶段的意义,但其对法治的破坏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文章对政治修辞及政治背景下所认可的“正义”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政治修辞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及存在的问题。在司法实务中政治力量的渗透及政治影子的干预往往会让司法的进程步履维艰,同时政治势力确实一直在影响着司法的公正性。同时指出了政治修辞在法治阶段的意义,但其对法治的破坏也是非常明显的。值得法律人的关注及抵制,从而在意识上坚定的走中国法治之道。 再次,文章对法律修辞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了当今中国司法进程中必须坚定的不移的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坚持法律至上的大旗才能有效的处理当今中国社会中所充斥着的矛盾。也只有坚持法律修辞做好法律论证,提高司法判决的质量,才是有效提高民众对司法信服的有力手段。 最后,文章也指出了法律修辞当今在中国司法实务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法律修辞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也有着不足,需要在司法实务中不断的完善及提升。
【关键词】:法律修辞 政治修辞 道德修辞 话语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言10-11
- 一、李昌奎案中的道德修辞及民众话语权11-17
- (一) 道德修辞及中国民众所理解的正义11-16
- (二) 民众话语权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及不足16-17
- 二、李昌奎案中的政治修辞及政治话语权17-24
- (一) 政治修辞及中国政治背景下的正义17-23
- (二) 政治话语权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及不足23-24
- 三、中国法治背景下法律修辞的优势及力量24-30
- (一) 从法律发现角度24-26
- (二) 从司法成本角度26-27
- (三) 从司法运行角度27-29
- (四) 从法律文化角度29-30
- 四、中国现阶段法律修辞在司法实践中的不足及化解30-39
- (一) 现阶段法律修辞在司法实践中的不足及现状30-33
- (二) 解决方案:在司法实践中提升法律修辞的水准33-39
- 结语39-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附件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法律解释中的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法律现代性引出的一个问题[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2 张晋藩;;从晚清修律官“固有民法论”所想到的[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3 周少华;;法律之道:在确定性与灵活性之间[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王国龙;;捍卫法条主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刘亚猛;;诠释与修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陈金钊;;拯救被误解、误用的法律——案说法律发现方法及技术[J];法律适用;2011年02期
7 焦宝乾;事实与规范的二分及法律论证[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8 王启梁;;法律世界观紊乱时代的司法、民意和政治——以李昌奎案为中心[J];法学家;2012年03期
9 袁满;;对“李昌奎案”中自首情节认定和量刑的分析——兼评当前我国司法审判的独立性[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10 张旭东;刘时杰;;国家法与民间法冲突下司法公信力研究——以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视角[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N];法制日报;2005年
本文关键词:以李昌奎案为例审思司法判决中的“法律修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