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信任重构:当代中国国情下的审判权运行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7-04-14 21:15

  本文关键词:信任重构:当代中国国情下的审判权运行模式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和需求也日益增多。作为司法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审判权的运行状态及公正性评价直接关系到司法公信的树立和司法权威的提升。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审判权运行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开始增多,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司法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总体战略部署当中后,各级各地法院都推出了大量改革措施希望能够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但是这些措施总体上而言尚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关注审判权运行的主观因素和司法公正的本质。信任——主要是指对制度和职业的普遍信任——是社会关系建立的良好方式,能够有效实现社会的控制与治理,而且在与公正、效率、秩序等司法价值具有天然的内在统一性,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过程中的社会成本。通过对分析信任与审判权运行的关系、信任的构建方式和基本维度以及对审判权运行过程中的主观影响,可以为审判权运行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方向。但是从司法实践来看,当事人对法官呈现出不信任状态,多元化的公正观念和信任标准上的差异、以人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方式和司法制度中存在的缺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中国审判权运行过程中信任缺失成为导致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削弱的重要问题。因此,在进行新的一轮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将当事人的主观因素纳入到考量范围,以信任引导审判权运行过程中司法价值的回归,通过进一步改革法官审判理念、完善部分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等方式和环节,使信任真正能够在司法运行过程中建立起来,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充分发挥司法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任 审判权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前言10
  • 一、信任与审判权有效运行的内在统一10-17
  • (一) 信任的建立机制与作用10-13
  • 1、什么是信任10-11
  • 2、信任与社会控制和管理11-12
  • 3、信任的形成与运行方式12-13
  • (二) 信任与审判权运行的价值关联13-14
  • 1、信任与公正13
  • 2、信任与效率13-14
  • 3、信任与秩序14
  • (三) 信任在审判权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方式14-17
  • 1、审判权运行中信任的先验体验与渐进式积累14-15
  • 2、审判权运行中信任构建的维度15-16
  • 3、信任在审判权运行中的基本载体16-17
  • 二、当代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审判权运行的信任冲突17-25
  • (一) 法官信任危机与审判公正质疑17-20
  • 1、对信任核心对象——法官的信任危机17-19
  • 2、人情社会对信任的负面影响19-20
  • (二) 公正观念冲突与信任标准差异20-23
  • 1、公正观与信任的关系20-21
  • 2、中国社会的公正观21-22
  • 3、信任标准与方式的差异22-23
  • (三) 审判权力配置错位与信任缺失23-25
  • 1、审判权运行中的权力配置体系23-24
  • 2、二元司法结构下的监督泛滥与信任缺失24-25
  • 三、审判权运行部分制度的重构25-32
  • (一) 审判模式中的信任重塑25-27
  • 1、以信任引导各项价值在审判活动中的回归25-26
  • 2、以信任指导审判权运行模式改革的方向26-27
  • (二) 以信任推动当代法官审判理念的实践改革27-30
  • 1、法官审判理念实践改革的视角考察27-28
  • 2、法官赢取信任的实现途径28-30
  • (三) 其他影响审判权运行信任度的制度的重构30-32
  • 1、对既判力的维护与再审程序的审视30-31
  • 2、对涉诉信访与错案追究制的思考31-32
  • 四、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4
  • 致谢34
  • 个人简历34
  • 已发表的学术文章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武俊;尊重司法的个性[J];中国改革;2000年05期

2 朱应平;满意是衡量司法的至上标准吗[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黄春;;当前我国司法行为行政化的理性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黄春;;当前我国司法行为行政化的危害、成因与解决途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谭世贵;李建波;;论司法和谐及其实现[J];时代法学;2007年04期

6 孙海华;;改变司法行政化 法官才能正常化[J];吉林人大工作;2008年05期

7 杨涛;;2008年法治在司法与民意纠缠中跋涉前进[J];人大研究;2009年04期

8 任永安;;论司法行政化及其解决之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左春和;;司法的本真[J];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05期

10 廖奕;司法与行政:中国司法行政化及其检讨[J];甘肃理论学刊;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天昊;;论“司法和谐”的实现路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张文双;;关于执行工作改革的若干思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入推进公正司法 大力提升司法公信[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琳;司法改革有赖地方实践与顶层推动[N];广州日报;2013年

3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谢澍;面对新媒体,司法需质变[N];光明日报;2013年

4 朱昌俊;破案率排名应废,,更需去司法行政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游伟;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消除司法行政化[N];法制日报;2014年

6 戴玉伟;关于司法改革的若干思考[N];人民代表报;2002年

7 ;学术视野下的司法能力建设[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志灵;院长审案和法官审案区别何在[N];东方早报;2007年

9 陈灿平;司法本学与规范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李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司法改革价值转向:从独立到公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颖;我国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畅;法官身份保障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羽;“传媒审判”的法理学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寇博谭;论我国的法官员额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5 苗泽一;法官工作压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沈彦彬;论人大个案监督[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刘双;论中国司法行政化的法律规制措施[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8 刘竞;人民法院司法去行政化改革的法律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9 丁扬;司改之殇—中国法官精英化的困境[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宋旭;信任重构:当代中国国情下的审判权运行模式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信任重构:当代中国国情下的审判权运行模式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6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f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