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28 11:24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法官群体的整体素质还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有许多,但没有实施一套充分考虑司法职业特点的法官选任制度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存在许多现实困境,如法律上规定的是“法院独立”而不是世界通行的“法官独立”,现实中又将法官等同于一般公务员、没有为其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法官的任职条件过于平民化、以及体制设计方面的原因,使司法机关因其天生的弱小而无法抵抗来自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双重压力,致使司法独立无法实现;而一直没有形成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法官选任制度,以公务员的标准去要求法官,以行政的方式去管理司法,最终导致司法权威无法树立。为此本文从立法、历史、社会及法律本身等方面,经分析后得出我国的法官选任制度必须改革之结论。主张对法官选任制度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一方面建议将现法官法中规定的任职条件确定为全国统一的最低条件,鼓励各高院根据实际制定出高于全国的本地区任职条件;进人权统一由法院行使,并且取消基层法院的招录权改由高院统一行使;提升法官的任命机构的级别;建议合并现有的律师资格考试和初任法官资格考试为全国司法考试,设置法官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把住进人关。一方面从模糊业务庭功能出发、...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现实困境的分析
一、 法官缺乏独立性。
二、 法官的任职条件过低。
三、 法院没有独立的进人权,同时招考方式不够科学。
四、 对法官的管理,采用行政化管理模式,忽视了法官自身的特有要求,并且法院内部的多序列管理尚未完全建立。
五、 合议制不落实,审判责任难以到位。
六、 法院内部论资排辈、只能上不能下现象严重,缺少激励机制。
七、 法官考核制度不科学,培训任务沉重,交流和轮岗制度实施不力。
第二章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立法背景。
二、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的具体成因:
(一) 历史的原因
(二) 社会的原因
(三) 法律制度本身的原因
第三章 改革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必要性考察
一、 法官独立是司法公正的落脚点。
二、 改革法官选任制度、提高法官素质是树立裁判权威的关键。
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决定着我国必须进行法官选任制度的改革。
第四章 、改革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 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
(一) 严格法官任用制,从而保障法官不受地方干涉和影响。
(二) 法院的进人权应收归法院统筹行使。
(三) 在法院内部,应建立以分层招考制为主的择优机制。
二、 通过严格法官选任条件,造就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法官。
(一) 提高法官素质不仅是行使法官职权的必然要求,也是要使法官职业成为一个社会普遍性尊重职业的必要条件。
(二) 法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 弱化法官等级,确保法官独立。
(四) 切实实行法官淘汰制,精简现有法官队伍。
三、 建立法官的交流、轮岗及业务培训制度。
(一) 逐步实行法官任职回避制度,树立公正的外部形象。
(二) 建立法院分管工作的轮换制度,创造公正的内部条件。
(三) 完善法官的业务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四) 加强法官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法官群体的整体素质。
(五) 从我国实际出发,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法官任期制度。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注与思考——审判长选任制研讨会的焦点话题[J]. 孟天. 人民司法. 2000(12)
[2]司法行政化与上下级法院关系重塑——兼论中国司法改革的“第三条道路”[J]. 廖奕.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6)
[3]论我国司法独立的制度性保障[J]. 唐杰英.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6)
[4]试论当前影响法官审判中立的三个基础性障碍[J]. 傅蔚蔚,张旭良.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6)
[5]论主审法官制与法官选任制[J]. 张永泉. 法学评论. 2000(06)
[6]法官职业比较分析[J]. 陈文兴. 人民司法. 2000(11)
[7]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法律思考[J]. 盛焕炜. 人民司法. 2000(11)
[8]裁判权威问题初论[J]. 龚德培,张坤世. 人民司法. 2000(10)
[9]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上)[J]. 章武生,吴泽勇. 中国法学. 2000(02)
[10]全国诉讼法学年会观点综述(民事诉讼法部分)[J]. 金友成,房保国. 政治与法律. 2000(02)
本文编号:3105473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现实困境的分析
一、 法官缺乏独立性。
二、 法官的任职条件过低。
三、 法院没有独立的进人权,同时招考方式不够科学。
四、 对法官的管理,采用行政化管理模式,忽视了法官自身的特有要求,并且法院内部的多序列管理尚未完全建立。
五、 合议制不落实,审判责任难以到位。
六、 法院内部论资排辈、只能上不能下现象严重,缺少激励机制。
七、 法官考核制度不科学,培训任务沉重,交流和轮岗制度实施不力。
第二章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立法背景。
二、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存在问题的具体成因:
(一) 历史的原因
(二) 社会的原因
(三) 法律制度本身的原因
第三章 改革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必要性考察
一、 法官独立是司法公正的落脚点。
二、 改革法官选任制度、提高法官素质是树立裁判权威的关键。
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决定着我国必须进行法官选任制度的改革。
第四章 、改革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 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
(一) 严格法官任用制,从而保障法官不受地方干涉和影响。
(二) 法院的进人权应收归法院统筹行使。
(三) 在法院内部,应建立以分层招考制为主的择优机制。
二、 通过严格法官选任条件,造就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法官。
(一) 提高法官素质不仅是行使法官职权的必然要求,也是要使法官职业成为一个社会普遍性尊重职业的必要条件。
(二) 法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 弱化法官等级,确保法官独立。
(四) 切实实行法官淘汰制,精简现有法官队伍。
三、 建立法官的交流、轮岗及业务培训制度。
(一) 逐步实行法官任职回避制度,树立公正的外部形象。
(二) 建立法院分管工作的轮换制度,创造公正的内部条件。
(三) 完善法官的业务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四) 加强法官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法官群体的整体素质。
(五) 从我国实际出发,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法官任期制度。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注与思考——审判长选任制研讨会的焦点话题[J]. 孟天. 人民司法. 2000(12)
[2]司法行政化与上下级法院关系重塑——兼论中国司法改革的“第三条道路”[J]. 廖奕.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6)
[3]论我国司法独立的制度性保障[J]. 唐杰英.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6)
[4]试论当前影响法官审判中立的三个基础性障碍[J]. 傅蔚蔚,张旭良.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6)
[5]论主审法官制与法官选任制[J]. 张永泉. 法学评论. 2000(06)
[6]法官职业比较分析[J]. 陈文兴. 人民司法. 2000(11)
[7]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法律思考[J]. 盛焕炜. 人民司法. 2000(11)
[8]裁判权威问题初论[J]. 龚德培,张坤世. 人民司法. 2000(10)
[9]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上)[J]. 章武生,吴泽勇. 中国法学. 2000(02)
[10]全国诉讼法学年会观点综述(民事诉讼法部分)[J]. 金友成,房保国. 政治与法律. 2000(02)
本文编号:3105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0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