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审民事判决书制作的技术改良和制度革新 ——从民事判决书功能出发所作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4 13:56
本文以民事判决书功能的概念为基础,简单归纳分析以德国和美国为典型的两大法系民事判决书功能的区别,认为我国民事判决书应更接近于德国,同时也应有选择地吸收美国民事判决书制作上的长处,拓展我国民事判决书的功能。接着,从民事判决书的制作者、接受者和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审判过程本身出发对我国上诉审民事判决书的功能作详细的定位,并以此为坐标分析目前我国上诉审民事判决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笔者所在高院民商事审判上诉审判决书和全国民商事优秀判决书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民事判决书难以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原因,认为民事判决书制作质量难以得到普遍实质提高的原因应分技术层面的不完善和制度层面的不健全两个方面。最后提出民事判决书改革要加快技术改良和坚持制度革新的思路,并具体提出在技术层面要尽快统一民事判决书制作样式,使全国范围内民事判决书的制作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达到基本层次上的合乎规范,即判决书要公开审判全过程,要对当事人举证质证过程全面反映并一一分析认证,要增强说理性等;在制度层面要继续推动司法独立、建立判例参考制度、废除判决书审批制度、建立书记官、法官助理单列制度等。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民事判决书功能的概念及其在以德、美为典型的两大法系中的区别#l
(一) 民事判决书功能的概念
(二) 德国和美国民事判决书的区别#l
二、 我国上诉审民事判决书的功能定位
(一) 从民事判决书的制作者--法官(法院)的角度分析,民事判决书具有的功能
(二) 从民事判决书所反映的审判本身分析,民事判决书具有的功能
(三) 从民事判决书的接受者(即受众)分析,民事判决书具有的功能
三、 我国上诉审民事判决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不叙述与审判有关的程序事实
(二) 不叙述举证、质证和认证过程,认定事实不说明理由
(三) 判决理由不进行充分论证,适用法律不引用条文全文
(四) 上诉审民事判决书不叙述一审查明事实,或不经区别地重复叙述一、二审查明事实
(五) 判决主文不针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超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缺项漏判
四、 我国上诉审民事判决书制作质量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一) 技术层面的原因
(二) 制度层面的原因
五、 我国进行民事判决书改革的必要性
(一)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有效司法和司法公正的需要
(三)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
(四) 案件类型日益多样复杂的需要
(五) 法官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
(六) 高素质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律师)对民事判决书高质量的要求
六、 我国进行民事判决书改革的途径
(一) 坚持民事判决书改革上的制度革新
(二) 加快民事判决书的技术改良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裁判文书改革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J]. 吴庆宝. 人民司法. 2002(12)
[2]裁判文书的法律价值与改革[J]. 刘建军,王颖.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09)
[3]裁判文书与诉讼证据[J]. 罗书平.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05)
[4]司法判决与其他案例中的法律推理方法研究──说理的艺术[J]. 张骐. 中国法学. 2001(05)
[5]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与审判方式改革[J]. 黄芳. 法律适用. 2000(10)
[6]判决书制作应确立判决理由的法律地位[J]. 现代法学. 1999(01)
本文编号:3118159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 民事判决书功能的概念及其在以德、美为典型的两大法系中的区别#l
(一) 民事判决书功能的概念
(二) 德国和美国民事判决书的区别#l
二、 我国上诉审民事判决书的功能定位
(一) 从民事判决书的制作者--法官(法院)的角度分析,民事判决书具有的功能
(二) 从民事判决书所反映的审判本身分析,民事判决书具有的功能
(三) 从民事判决书的接受者(即受众)分析,民事判决书具有的功能
三、 我国上诉审民事判决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不叙述与审判有关的程序事实
(二) 不叙述举证、质证和认证过程,认定事实不说明理由
(三) 判决理由不进行充分论证,适用法律不引用条文全文
(四) 上诉审民事判决书不叙述一审查明事实,或不经区别地重复叙述一、二审查明事实
(五) 判决主文不针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超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缺项漏判
四、 我国上诉审民事判决书制作质量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一) 技术层面的原因
(二) 制度层面的原因
五、 我国进行民事判决书改革的必要性
(一)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有效司法和司法公正的需要
(三)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
(四) 案件类型日益多样复杂的需要
(五) 法官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
(六) 高素质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律师)对民事判决书高质量的要求
六、 我国进行民事判决书改革的途径
(一) 坚持民事判决书改革上的制度革新
(二) 加快民事判决书的技术改良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裁判文书改革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J]. 吴庆宝. 人民司法. 2002(12)
[2]裁判文书的法律价值与改革[J]. 刘建军,王颖.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09)
[3]裁判文书与诉讼证据[J]. 罗书平.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05)
[4]司法判决与其他案例中的法律推理方法研究──说理的艺术[J]. 张骐. 中国法学. 2001(05)
[5]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与审判方式改革[J]. 黄芳. 法律适用. 2000(10)
[6]判决书制作应确立判决理由的法律地位[J]. 现代法学. 1999(01)
本文编号:3118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1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