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区块链存证的制度价值

发布时间:2021-04-06 14:51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颁行《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赋权试行以防篡改技术保证电子证据法律效力的机制。该机制集中表现为区块链存证,其构成要件可具体分解为"技术上防篡改""法律上可证实"。新时代三家互联网法院积极主导相关探索,累积了有益的经验。然而,严格对标法定构成要件,不难发现当前实践做法在满足"法律上可证实"要件方面仍有实质缺陷。应当肯定的是,当前实践做法也获得了超预想的收获。面向未来,我国应当引进前端控制、司法推定、不利自认和补强佐证等配套措施,促使建成正式的法律制度。这一由科技创新到制度创新的做法,形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通用范式。 

【文章来源】:档案学通讯.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的提出
2 区块链存证的试验性赋权
    2.1 赋权条款的解释续造
    2.2 赋权规则的要件抽象
3 区块链存证的开创性实践
    3.1 面临关键性的障碍
    3.2 取得超预想的收获
        3.2.1 强化电子证据的关联性支撑
        3.2.2 优化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标准
4 区块链存证的制度化建构
    4.1 聚焦关键问题的理论跟进
        4.1.1“区块链存证+前端控制”
        4.1.2“区块链存证+司法推定”
        4.1.3“区块链存证+不利自认”
        4.1.4“区块链存证+补强佐证”
    4.2 致力全面推行的规则升级
5 一种创新的样本与范式:代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则/例外关系的民法阐释[J]. 易军.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9)
[2]论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取和审查刑事电子数据[J]. 陈平祥,姜琪,朱冠琳.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 2019(01)
[3]区块链技术的司法适用、体系难题与证据法革新[J]. 张玉洁.  东方法学. 2019(03)
[4]区块链存证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犯罪治理中的应用[J]. 吴美满,庄明源.  人民检察. 2018(22)
[5]《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 胡仕浩,何帆,李承运.  人民司法(应用). 2018(28)
[6]公证介入区块链技术司法运用体系初探——从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存证第一案谈起[J]. 童丰.  中国公证. 2018(09)
[7]论电子证据的理性真实观[J]. 刘品新.  法商研究. 2018(04)
[8]基于区块链存证的电子数据真实性探讨[J]. 李静彧,李兆森.  软件. 2018(06)
[9]区块链在数据流通中的应用[J]. 闫树,卿苏德,魏凯.  大数据. 2018(01)
[10]电子证据的关联性[J]. 刘品新.  法学研究. 2016(06)

硕士论文
[1]电子化证据问题研究[D]. 谢文静.吉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21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21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