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4:13

  本文关键词: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证制度的核心价值是预防纠纷的发生,然而现实生活中因公证过错行为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建立在弥补公证事项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损失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的行为,有助于减少公证执业过错的发生并提高公证行业的公信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建立了公证过错赔偿制度,但是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仅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本文从界定公证过错赔偿的法律属性出发,通过对典型案例及现有的法律规定的考察发现和分析我国公证公证过错赔偿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域外公证过错赔偿的经验,为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提供完善意见。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公证过错赔偿制度概述。该部分首先介绍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概念及其设立的理论基础,然后对公证过错赔偿的法律属性进行界定。公证过错赔偿是民事赔偿而非国家赔偿,并且应当归属于侵权责任,此外,其也具有专家责任的性质。第二章,域外公证过错赔偿制度及启示。本章从公证过错赔偿责任的认定和公证过错赔偿保障体系等方面对拉丁公证制度和英美公证制度的公证过错赔偿制度进行研究比较,主要研究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公证过错赔偿制度,比较总结以上四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优缺点,以期为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提供借鉴经验。第三章,我国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本章首先介绍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从公证过错赔偿责任的认定与分担、救济途径及保障制度三个方面考察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现状。最后结合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存在的问题:责任认定标准和分担不明确、救济途径存在缺陷、保障机制不完善。第四章,完善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建议。本站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过错的认定标准、过错形式的区分、过错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公证过错赔偿范围四个方面明确公证过错赔偿的构成要件。第二部分从外部分担和内部分担两方面理清公证过错赔偿责任的分担。第三部分提出构建公证行业内部裁决机制,明确内部裁决与外部诉讼的衔接问题。第四部分对公证过错赔偿案件诉讼程序中的问题进行明确。公证过错赔偿案件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确定管辖权,公证过错赔偿的请求权主体包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该类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可借鉴医疗纠纷的规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公证机构可以提出抗辩事由减轻或免除自己的赔偿责任。第五部分提出细化公证赔偿基金的收取标准、设置公证责任保险的免保内容、引入个人身份保证金等完善公证过错赔偿保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公证过错赔偿 救济途径 保障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2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二、文献综述9-11
  • 三、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公证过错赔偿制度概述12-17
  • 第一节 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概念12
  • 第二节 设置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12-13
  • 一、权利救济12-13
  • 二、权力制约13
  • 第三节 公证过错赔偿的法律属性13-17
  • 一、公证过错赔偿是民事赔偿13-14
  • 二、公证过错赔偿应界定为侵权责任14-15
  • 三、公证过错赔偿是专家责任15-17
  • 第二章 域外公证过错赔偿制度及其启示17-25
  • 第一节 拉丁公证过错赔偿制度17-21
  • 一、法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17-19
  • 二、德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19-21
  • 第二节 英美公证过错赔偿制度21-23
  • 一、英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21-22
  • 二、美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22-23
  • 第三节 域外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启示23-25
  • 第三章 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25-34
  • 第一节 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发展历程25-26
  • 第二节 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现状及问题26-29
  • 一、公证过错赔偿责任认定与责任分担的现状26-27
  • 二、公证过错赔偿救济途径的现状27-28
  • 三、公证过错赔偿保障制度的现状28-29
  • 第三节 从典型案例看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问题29-34
  • 一、公证过错赔偿责任的认定标准不明确30-31
  • 二、公证过错赔偿的责任分担不明确31
  • 三、公证过错赔偿的救济途径存在缺陷31-32
  • 四、公证过错赔偿保障机制不完善32-34
  • 第四章 我国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的完善建议34-45
  • 第一节 明确公证过错赔偿的构成要件34-38
  • 一、过错认定标准的理解34-35
  • 二、区分故意与过失35-36
  • 三、过错与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36-37
  • 四、确定赔偿范围37-38
  • 第二节 理清公证过错赔偿责任的分担38-39
  • 一、外部责任的分担38
  • 二、公证过错赔偿责任的内部分担38-39
  • 第三节 完善公证过错赔偿的救济途径39-41
  • 一、构建公证过错赔偿行业内部裁决机制39-40
  • 二、内部裁决与外部诉讼的衔接40-41
  • 第四节 明确公证过错赔偿诉讼程序涉及的问题41-43
  • 一、明确公证过错赔偿案件的管辖权问题41
  • 二、确认公证过错赔偿的请求权主体41-42
  • 三、举证责任的分配42
  • 四、公证机构的抗辩事由42-43
  • 第五节 完善公证过错赔偿保障机制43-45
  • 一、引入风险评估机制,细化公证赔偿基金的收取标准43-44
  • 二、公证责任保险中设置免保内容44
  • 三、引入个人身份保证金制度44-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0
  • 后记50-5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张川;;不动产收益权质押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3 薛启明;;动产善意取得功能辨[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郭栋;;侵权法中的作为义务探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曲少臣;;小区停车位、车库权属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q如;;论建筑物抛掷物的责任承担机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刘亮;;守成抑或创新:论侵权行为法在民法典中的结构编排[J];研究生法学;2008年02期

8 李威娜;;论善意取得制度之“一体化”构造[J];研究生法学;2011年03期

9 许中缘;;论法国公共秩序理论的新发展——兼论我国民事立法与司法的启示[J];当代法学;2008年02期

10 耿卓;;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乡村地役权及其立法[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长凤;;浅析民事错误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3 李飞;;孳息含义的演变:从罗马法到现代民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4 杨垠红;;论高空不明抛掷物致害的赔偿责任——兼评罗马法到近现代民法的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罗马法与现代世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7 金正振;纯粹经济损失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求轶;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覃远春;民法自然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蓉;论债权人撤销权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胡硕里;非婚同居财产归属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马锦毅;论雇主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亮;中国(大陆)居住权相关问题的再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珊;论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周红占;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吴莉萍;完善我国离婚诉讼程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蒋毅颖;论非婚同居及其法律规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宋臻;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法律适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王天正;行纪制度与被代理人身份不公开代理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公证过错赔偿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7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