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09:02
本文关键词: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管理创新是人民法院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政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国法院系统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就人民法院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司法理念提升、审判职能定位、工作机制及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性探索。但是,由于人民法院固有的适用法律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被动司法的传统思维模式,社会管理创新相较于“社会矛盾化解”和“公正廉洁执法”两项重点工作,其内涵略难理解并难以在业内得到共鸣,并更多地被看作是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从而不能正确把握人民法院和社会管理的关系,不能正确定位人民法院的社会管理职责,影响了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司法理念的更新、司法实践的创新和司法职能的延伸。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之下,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当下中国社会管理的特点,分析人民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理念支撑和角色定位,针对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探求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进而构建适应当代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本文核心选题背景的介绍、关键词的释义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的阐释,为全文的展开做好铺垫、打好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着重论述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价值、角色定位及理念支撑;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简单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性作用,进而具体以一个真实的基层法院案例来剖析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发掘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探究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以期对提高司法职能和创新社会管理并深层次融合两者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人民法院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 司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选题研究意义10-12
- 1.2 关键词释义12-16
- 1.2.1 社会管理12
- 1.2.2 社会管理创新12-14
- 1.2.3 司法与社会管理创新14-15
- 1.2.4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15-16
- 1.3 相关文献综述16-18
- 1.3.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6-17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7-18
- 1.3.3 实践层面发展综述18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8-20
- 1.4.1 研究方法18-19
- 1.4.2 技术路线19-20
- 2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分析20-27
- 2.1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支撑20-21
- 2.1.1 “司法为民、制约公权”的司法理念20
- 2.1.2 “崇尚法律、保障权利”的法治理念20-21
- 2.1.3 “案结、事了、人和”的和谐理念21
- 2.2 社会管理创新与司法权的关联21-23
- 2.2.1 重新审视司法权与社会管理的关系21-22
- 2.2.2 司法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正当性22-23
- 2.3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及意义23-25
- 2.3.1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23
- 2.3.2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23-25
- 2.4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与角色定位25-27
- 2.4.1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25-26
- 2.4.2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色定位26-27
- 3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分析27-38
- 3.1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由来及发展27-28
- 3.1.1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历史渊源27
- 3.1.2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27-28
- 3.2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分析28-36
- 3.2.1 最高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况28-29
- 3.2.2 大连市金州区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情况概要29-33
- 3.2.3 基层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证分析---以大连市金州区人民法院为例33-36
- 3.3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36-38
- 3.3.1 片面追求调解结案率36
- 3.3.2 过分期待司法能动性36-37
- 3.3.3 变相滥用信访制度37-38
- 4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改进38-46
- 4.1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式改进机制38-40
- 4.1.1 平衡依法审判与管理创新38
- 4.1.2 平衡独立审判与参与联动38-39
- 4.1.3 平衡能动司法与司法中立39
- 4.1.4 平衡法院判决与调解39-40
- 4.1.5 平衡司法裁判与涉诉信访40
- 4.2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式改进体制40-42
- 4.2.1 明确司法参与界限40-41
- 4.2.2 加大司法审查力度41
- 4.2.3 制定司法规制政策41-42
- 4.2.4 完善司法调研制度42
- 4.3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式改进途径42-46
- 4.3.1 立足执法办案42-43
- 4.3.2 坚持能动司法43-44
- 4.3.3 践行司法为民44-45
- 4.3.4 加强自身管理45-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9-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申学;;关于政法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2 王建国;;司法能动与纠纷解决[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3 刘旺洪;;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J];法学;2011年10期
4 陈振明;;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董开军;;人民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J];法学杂志;2011年12期
6 李桂林;;司法能动主义及其实行条件——基于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考察[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李屏南;叶宏;;构建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8 刘旺洪;;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界定、总体思路和体系建构[J];江海学刊;2011年05期
9 徐昀;;“调判结合”的困境——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J];开放时代;2009年06期
10 吴英姿;;司法的限度:在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之间[J];法学研究;200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