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商事调解中调解员的不端行为对和解协议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08 12:21
  在争议解决领域,商事调解日益得到商事主体的亲睐,其优势在于保密性、灵活性、当事人自决等方面,而这些优势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解中的协助者——调解员的行为。但是,不同于法官和仲裁员,由于调解员对调解结果并不具有决定性,在研究国际商事调解时大家往往会关注调解的程序和技巧,而忽略了调解员的影响。本文以调解员的不端行为为主线:首先,通过梳理调解员行为规范的种类和内容,界定调解员不端行为这一概念的含义。其次,从保密、中立、公正这三种主要的调解员行为规范入手,分析调解员违反该规范的不端行为对达成和解协议的影响。再次,通过分析《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以下简称《新加坡公约》)和中国司法实践中关于司法确认的规定,介绍了调解员不端行为对和解协议在达成之后,在准予救济和司法确认中发挥影响的方式和特点。最后,从中国单独调解和仲裁下调解的规制和问题入手,探讨完善规制中国调解员不端行为的路径,以减少其对和解协议的影响,同时为中国未来加入公约做好准备,包括提升调解员的水平和素质、确保行为规范发挥实效、处理好虚假调解和调解员利用自身地位迫使当事人接受和解协议等当前存在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对中国实施公...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调解员不端行为的界定
    (一)调解员的行为规范
        1.调解立法中的调解员行为规范
        2.调解规则中的调解员行为规范
        3.当事人的约定
        4.专门性的调解员行为规范
    (二)调解员不端行为概念的界定
二、调解员的不端行为和对和解协议达成的影响
    (一)对保密行为规范的违反及其影响
        1.对外保密义务
        2.对内保密义务
        3.违反保密义务的例外
    (二)对中立行为规范的违反及其影响
        1.狭义上的中立行为规范
        2.广义上的中立行为规范
    (三)对公正行为规范的违反及其影响
        1.程序公正
        2.实体公正
        3.违反实体公正对和解协议影响的特殊性
    (四)小结
三、调解员的不端行为对和解协议跨境救济的影响
    (一)《新加坡公约》中调解员不端行为对和解协议跨境救济的影响
        1.应当事人的请求而拒绝准予救济的理由
        2.主管机关可自行审查并拒绝予以救济的理由
    (二)中国法下调解员不端行为对和解协议跨境执行的影响
        1.商事和解协议执行的中国实践
        2.调解员不端行为对和解协议在中国执行的影响
    (三)小结
四、我国关于调解员不端行为的规制及其完善
    (一)我国调解员不端行为的表现和相关规定
        1.单独调解下调解员的不端行为
        2.仲调中调解下调解员不端行为
    (二)减轻调解员不端行为影响的措施
        1.提升调解员水平和素质
        2.确保行为规范发挥实效
        3.对实践中调解员突出问题的处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加坡公约》与中国商事调解——与《纽约公约》《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相比较[J]. 温先涛.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1)
[2]海南自贸试验区国际商事调解机制:理论分析与制度建构[J]. 王淑敏,何悦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3]“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商事调解和解问题研究[J]. 祁壮.  中州学刊. 2017(11)
[4]国际商事仲裁司法审查中的公共政策[J]. 何其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7)
[5]论调解的私密性及其例外[J]. 王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6]仲裁员与调解员身份互换规范的比较与借鉴[J]. 张圣翠.  政治与法律. 2012(08)
[7]商事调解的域外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 齐树洁,李叶丹.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11(02)
[8]论我国的商事调解[J]. 侯金剑.  研究生法学. 2010(01)
[9]从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到单独调解[J]. 宋连斌.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
[10]ADR中的国际商事调解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申婷婷.  时代法学. 2009(05)

博士论文
[1]论中国商事调解制度之构建[D]. 穆子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我国调解人法律制度[D]. 王媛媛.安徽大学 2011
[2]国际商事调解程序研究[D]. 唐维.西南政法大学 2011
[3]全球化视野下香港国际商事调解实践的新动向[D]. 王寰.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探析[D]. 张旻.外交学院 2008
[5]仲裁员行为规范的比较研究[D]. 姜秋菊.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18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218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