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4-23 09:1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有利于加快国家法治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法庭关系,有利于更好的焕发法律职业群体的合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召开加快推进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在司法机制和体制越来越完善的当下,构建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并使之与现代化法治相契合,已然成为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距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建设法律职业共同体中还存在诸多困难:相关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法律理念的凝聚力有待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文化环境有待形成;实践中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法律职业共同体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延缓了我国的法治进程。因此,本文希望借司法改革的契机,进一步明确当前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所应包含的人群范围、判断标准;理清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特征;阐明我国急需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当前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面临的困境,从而为如何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提出几点建议,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本文除第一章绪论外,共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我国历次司法改革为主线,梳理出我国目前为止,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上已经做出哪些努力,然后介绍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在根据我国的现有国情和法治发展环境上,提出我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应是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立法者以及具备准司法性质的法律从业人员为主体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再从知识储备、语言方式、思维模式、价值理念、职业属性五个方面,总结出法律职业共同体应具备的特性。最后强调构建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现实意义,从而为后文如何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打下良好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方法治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模式,特别通过比较分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归纳他们的共同点,试图从他们身上给我国如何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以启发。第三部分是在前文的基础上,以法治中国建设为背景,强调时下我国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当前我国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遇到的困境和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构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议。
【关键词】:法律职业共同体 法律职业 司法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一、绪论7-10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7-8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8-9
  • 1.国内研究现状8
  • 2.国外研究现状8-9
  • (三)主要研究方法9-10
  • 二、法律职业共同体概述10-17
  •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10-11
  • 1.法律职业的概念10-11
  • 2.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11
  • (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特征11-14
  • 1.接受统一的法学教育——知识共同体11-12
  • 2.使用特定的语言符号——语言共同体12
  • 3.追求共同的价值目标——价值共同体12-13
  • 4.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理性法治共同体13
  • 5.从事专职的法律工作——职业共同体13-14
  • (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社会功能14-15
  • 1.社会控制功能14
  • 2.社会整合功能14-15
  • 3.社会保障功能15
  • (四)构建法律共同体的意义15-17
  • 三、西方法治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启发17-20
  • (一)西方法治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17-19
  • 1.英美法系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模式17-18
  • 2.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模式18-19
  • (二)对构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启示19-20
  • 四、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20-24
  • (一)我国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21
  • 1.中国法治现代化需要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20
  • 2.增强司法独立性需要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20-21
  • 3.增强司法权威性需要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21
  • (二)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发展进程21-24
  • 1.法律职业者的职业化建设22
  • 2.法律职业者的制度化建设22
  • 3.法律职业者的职业保障建设22-24
  • 五、我国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面临的困境24-30
  • (一)国情困境24-25
  • (二)职业困境25-27
  • 1.法律职业者知识储备不够25-26
  • 2.法律职业伦理的缺失26
  • 3.法律职业认同感的缺乏26-27
  • (三)制度困境27-30
  • 1.司法独立性的缺乏27-28
  • 2.法律职业门槛设计不合理28-29
  • 3.司法机构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29-30
  • 六、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议30-36
  • (一)建立共同体独立自主机制30-31
  • (二)严格法律职业准入制度31
  • (三)健全法律职业教育体系31-33
  • (四)完善内部流动制度33
  • (五)搭建平等交流平台33-34
  • (六)加强法律职业伦理建设34-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笑侠,李学尧;论法律职业共同体自治的条件[J];法学;2004年04期

2 陈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构的反思[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姝;;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社会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4 刘中琦;刘钊一;;为中国式司法考试把脉——“法治·法律职业共同体·司法考试”论坛综述[J];中国司法;2006年03期

5 申敏;;构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李平;;法律职业共同体释义与建构[J];职业时空;2006年16期

7 李平;;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智识与德性培养[J];理论观察;2006年05期

8 田文昌;Liao Zhenyun;;构建平等、和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J];中国法律;2007年05期

9 兰薇;雷振扬;;试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J];行政与法;2007年01期

10 李平;;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路径论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栋;;试论英格兰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普通法心智”观念[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毅艺 卢学英 于宁;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学新概念[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董玉明(作者为省政协委员、山西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主任);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和谐发展[N];山西政协报;2006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作翔;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意义[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记者 唐凤伟 段春山;黑龙江创建法律职业共同体论坛[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徐显明;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董资 本报记者 金霖萍;怎样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 如何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N];浙江法制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秦平;法律职业共同体:法治社会的标志[N];法制日报;2002年

8 林U嗕:;法治社会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N];法制日报;2002年

9 李曙光;法律职业共同体片论[N];法制日报;2003年

10 黄文艺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律职业共同体具相同伦理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丰;论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刘康;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3 马莉萍;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程如心;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困惑与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杜自勤;谈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D];郑州大学;2006年

6 宋贻强;法律职业共同体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雯怡;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6年

8 郭璐雅;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年

9 李春祥;中世纪英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及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冯密;法律人的政治性与社会性[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22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