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能动司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04:03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能动司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独特的政治运行体制和法治发展状况,与社会治理传统相融合,为能动司法提供了土壤。中国法院系统践行能动司法在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学者对能动司法的研究,受国外司法能动主义理论影响,大都集中在裁判方法的能动与克制方面,这与中国的能动司法实践不符。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的能动司法不仅包括裁判方式和法律适用的灵活,而且包括法院职能的拓展延伸,表现在诉讼服务、司法救助、犯罪预防、社区矫正、普法宣传等诸多方面。能动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产物,与当前回应型司法、服务型司法理念相契合,体现了现阶段的社会司法需求。能动司法的合理发展并没有影响和妨碍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进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司法独立、司法职业化、司法效率、社会秩序、宪政等法律价值的实现。能动司法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司法审判工作法律性的底线,要注意对越位能动、枉法裁判、片面强调维稳和过分调解的防范。法院要坚持依法行使职权,确保司法独立,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能动司法以后发展也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合理调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能动司法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能动司法是法治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对能动司法的分析也说明在法治建设进程中不仅要关注对显性秩序的建构,也要规范隐性秩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理想与现实的背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 法院职能 能动司法 回应型司法 服务型司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能动司法的重新审视与界定11-19
  • 1.1 能动司法的涵义11-13
  • 1.2 能动司法的表现形式13-17
  • 1.2.1 矛盾纠纷的多元解决13-14
  • 1.2.2 主动调查证据和执行线索14
  • 1.2.3 便民诉讼服务14-15
  • 1.2.4 提供司法建议15
  • 1.2.5 法制宣传教育15-16
  • 1.2.6 司法救助工作16-17
  • 1.3 能动司法与司法能动主义之比较17-19
  • 1.3.1 两者相同点17
  • 1.3.2 两者不同点17-19
  • 第2章 引入能动司法的背景和原因19-29
  • 2.1 能动司法出现背景19-22
  • 2.1.1 党的领导19-20
  • 2.1.2 中国法制状况发展的不平衡20
  • 2.1.3 追求实质正义文化传统20-21
  • 2.1.4 政治运行体制不完善21-22
  • 2.2 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能动司法的原因22-29
  • 2.2.1 回应型司法23-25
  • 2.2.2 服务型司法25-26
  • 2.2.3 法院的职能定位26-29
  • 第3章 能动司法的价值考量29-36
  • 3.1 能动司法与司法独立29-31
  • 3.2 能动司法与司法职业化31-32
  • 3.3 能动司法与司法效率32-33
  • 3.4 能动司法与社会秩序33-34
  • 3.5 能动司法与宪政34-36
  • 3.5.1 能动司法与立法权34
  • 3.5.2 能动司法与行政权34-35
  • 3.5.3 能动司法与公民权利保护35-36
  • 第4章 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能动司法的异化36-39
  • 4.1 越位能动36
  • 4.2 枉法裁判36-37
  • 4.3 片面强调维稳37
  • 4.4 过分调解37-39
  • 第5章 能动司法的规范与前景39-42
  • 5.1 坚持依法行使职权39
  • 5.2 确保司法独立39-40
  • 5.3 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40-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2 刘作翔;;司法和谐:目的还是手段?[J];人民司法;2007年09期

3 许可;;大众司法、司法民主与司法正当性重建[J];理论观察;2009年05期

4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侯佳媛;;媒体与司法的冲突形成及解决之道[J];今传媒;2010年01期

6 周峗;;司法能动性与司法能动主义[J];政法论坛;2011年01期

7 刘孔中;王红霞;;台湾地区司法改革60年:司法独立的实践与挑战[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8 高晶;袁俪荣;;“能动司法”研究发展轨迹分析[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周峗;;让舆论按照司法逻辑“出牌”[J];青年记者;2011年31期

10 刘武俊;;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初探[J];中国司法;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昃晶雯;;“社会问题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价值选择及路径探索[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玉沙;;“反差”背后的思索——负面司法舆论下的法院形象重塑[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3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乔素玲;;董必武司法观论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公丕祥;;董必武司法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杨华;;环境司法中的法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生成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李书琴;郭平珍;;坚持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杜豫苏 赵旭忠;司法良知:构筑司法公正的灵魂和根基[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游伟;期待“两会”中司法议题的真知灼见[N];法制日报;2010年

3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高翔;司法与学术的对话[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朱明 郭富民;让司法数据活起来[N];人民法院报;2014年

5 孙启福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贯彻群众路线 践行司法为民[N];人民法院报;2014年

6 林航宇;“司法公关”不值得提倡[N];北京日报;2007年

7 张庆飞;规范司法行为 促进司法公正[N];长白山日报;2008年

8 戴丽娟 翟敏;深入持久全面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林筱发 徐双桂 河南省长葛县人民法院 葛梅安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 夏燕;深化司法改革 推动工作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路平;司法失信的救赎与“能动司法”的限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振文;司法假定及其检验[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5 白雅丽;司法的角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9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静;关于加快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2 邢纪安;司法改革的法理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3 许杰;论能动司法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振华;能动司法的反思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龙春霞;压力下的独立—民意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闫更宁;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探析[D];山东大学;2013年

7 朱婧瑶;论刑事司法对民意的回应[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万道伟;我国能动司法政策在实践中的运行与规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部囡;司法改革“去地方化”法理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金亮亮;《明清公牍秘本五种》中的司法理念与审判技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能动司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21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