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我国司法权威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8-06 06:40
  司法权威是指司法机关的裁判在解决争讼的活动中所应当具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司法权威在全社会的普遍建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是确保司法权能够成为社会纠纷最终解决机制的有力保障,也是党的执政威信和国家法律权威在司法活动中的体现,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保障。然而,在法治传统十分薄弱、主体法律意识较差的中国,现实的困惑却是司法权威表现不足。司法权威表现不足背后的成因是什么?这一困惑又该如何解决?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正是以司法权威的基本内涵为认识起点,力图在透视司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司法权威的具体构建问题做出初步的探索。我们应从如下方面入手来加强我国司法权威的构建:一是要进行司法制度改革,为维护司法权威创造良好条件。要从制度和体制上进一步落实司法权,增加司法审查权,改变目前司法机关的人财物受地方控制的局面,保证司法独立;我国有必要引入藐视法庭惩罚制度;还应当正确处理新闻舆论监督与维护司法权威二者间的关系,让二者协调统一。二是要加强司法机关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司法的公正和效率。要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惩处违法违纪的力度,减少司法腐败;另外要注... 

【文章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提出构建我国司法权威课题的背景
    1.1 司法权威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1.2 目前我国司法权威性亟待加强
    1.3 关于司法权威的理论探讨
        1.3.1 司法权威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1.3.2 司法权威与司法权、司法公信力的关系
第二章 影响我国司法权威的主要因素
    2.1 司法从属于行政的历史扭曲了公众的权威观念
    2.2 司法体制障碍影响了司法权的有效行使
        2.2.1 司法地方化问题
        2.2.2 司法行政化问题
        2.2.3 法官不独立问题
    2.3 司法不公现象的存在动摇了公众的法律信仰
        2.3.1 司法不公现象日益引起大众关注
        2.3.2 司法不公的表现形式
    2.4 司法判决执行不力降低了公众诉诸法律的渴望
        2.4.1 “法律白条”现象严重
        2.4.2 司法执行不力的原因
    2.5 法官职业素养的欠缺导致难以产生令公众信服的力量
        2.5.1 我国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强
        2.5.2 我国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尚缺乏规范的保障和约束机制
    2.6 公众法律意识的薄弱淡化了司法本有的权威
第三章 我国司法权威构建的路径
    3.1 进行司法制度改革为维护司法权威创造良好条件
        3.1.1 进一步落实司法权保证司法独立
        3.1.2 引入藐视法庭惩罚制度强化司法权威
        3.1.3 正确处理新闻舆论监督与维护司法权威二者间的关系
    3.2 加强司法机关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司法的公正和效率
        3.2.1 不懈追求司法公正
        3.2.2 切实提高司法效率
        3.2.3 严格防治司法腐败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3.2.4 维护司法判决的稳定性解决司法判决后执行难问题
    3.3 全社会尚法观念的培养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闻舆论监督与维护司法权威[J]. 王明颖.  新闻窗. 2007(06)
[2]现状与对策:浅论我国司法权威的构建[J]. 何永新.  法制与社会. 2007(09)
[3]现阶段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吴辉阳.  唯实. 2004(Z1)
[4]司法权威初论[J]. 严励.  中国司法. 2004(06)
[5]司法权的性质与司法改革战略[J]. 周永坤.  金陵法律评论. 2003(02)
[6]司法职业道德之基本认识[J]. 蒋惠岭.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01)
[7]影响司法公正的制度性缺陷分析[J]. 孔祥林.  唯实. 2000(03)
[8]论对权威司法的监督[J]. 贺日开.  法学. 1999(11)
[9]论司法权威与司法改革[J]. 贺日开.  法学评论. 1999(05)
[10]司法公正论[J]. 何家弘.  中国法学. 1999(02)



本文编号:3325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325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