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谈话者之作证特免权研究
本文关键词:职业谈话者之作证特免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复杂的社会体系给法庭审理带来诸多挑战。法庭审理过程越来越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这就对法官的裁判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法官要凭借法庭上的调查、质证结果来对案件进行裁决。证人向法庭提供证言是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的主要依据之一。证人提供证言的目的也是帮助法庭查明案件事实。为了事实真相的探明,证人有义务提供证言。但是,在实际诉讼过程中,有律师、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神职人员等作为证人出于对自己与委托人、患者或者忏悔者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可能会拒绝陈述某些事实。这种情况不是仅靠强制作证能够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确立证据规则以更好地使证人作证制度趋于完善。由此,作证特免权制度应运而生。在某些情况下,证人可以拒绝对某些信息或交流内容在法庭上加以披露,这是特免权的一项重要内涵。但由于判例法的局限性,较少关注特免事项的类型化关系。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基于职业谈话关系而对发达证据理论体系已经涉及的特免权类型进行逻辑概括,并按职业关系之不同区分类型和特征。“职业谈话”这一概念是本文提出的一个必要的概括性新概念。通过对某些职业谈话进行分析与讨论,探究其可以作为特免权的条件,从而试图归纳总结出可以判断现有或未来出现的可能成为职业谈话特免权关系的情况的标准,,这也是本文最大的研究意义。 本篇论文共有七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从保护职业谈话的现实意义说明职业谈话的概念和特征,阐述保护职业谈话的积极影响。 第二章到第六章就律师与委托人、精神治疗与心理咨询、神职人员与忏悔者、恢复性司法程序以及谈判专家与谈判对象间的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七章主要对职业谈话者作证特免权的一般规则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职业谈话 作证 特免权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序言10-11
- 第一章 保护“职业谈话”的现实意义11-19
- 一、 职业谈话的概念及特征11-13
- (一) 职业谈话的界定11
- (二) 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的特征及必要性11-13
- 二、 保护特定社会关系13-17
- (一) 律师保障委托人权利14-15
- (二) 心理咨询师消除犯罪内因15
- (三) 神职人员维护信仰15-17
- 三、 保护被服务者的利益17-19
- (一) 尊重被服务者的信息自决权17-18
- (二) 保护被服务者的法律自主地位18-19
- 第二章 保密义务与保密权:律师与委托人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19-26
- 一、 交流的目的20-21
- (一) 了解委托人情况及案件信息20
- (二) 提供法律服务20-21
- 二、 交流的基础21-22
- (一) 存在委托关系21
- (二) 存在保密义务21-22
- 三、 交流的隐秘22-23
- 四、 例外23-26
- (一) 外因23-24
- (二) 内因24-26
- 第三章 信任和放松:精神治疗与心理咨询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26-33
- 一、 交流目的27-28
- (一) 减少社会压力27
- (二) 治愈心理问题27-28
- 二、 交流的基础28-30
- (一) 充分信任28-29
- (二) 充分放松29-30
- 三、 交流的秘密性30-31
- (一) 患者权益30
- (二) 法律伦理30-31
- 四、 例外31-33
- (一) 外因31-32
- (二) 内因32-33
- 第四章 信仰尊重:神职人员与忏悔者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33-38
- 一、 交流的目的33-34
- 二、 交流的基础34-35
- (一) 真诚和信任34-35
- (二) 勇气35
- 三、 交流的秘密性35-36
- 四、 例外36-38
- (一) 外因36-37
- (二) 内因37-38
- 第五章 协商与妥协:恢复性司法中主持人与加害人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38-43
- 一、 恢复性司法中谈话的重要性38-39
- 二、 恢复性司法中谈话的目的39-41
- (一) 重塑加害人39-40
- (二) 弥补受害人40
- (三) 修复社区关系40-41
- 三、 恢复性司法中谈话的基础41-42
- (一) 加害人的诚恳41
- (二) 主持人的中立41
- (三) 受害人及主持人的信任41-42
- 四、 恢复性司法中谈话的秘密性42-43
- 第六章 危机应对:谈判专家与谈判对象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43-49
- 一、 谈判专家机制的重要性43-44
- 二、 谈判专家职业谈话的目的44-46
- (一) 控制44
- (二) 解救44-46
- 三、 谈判专家职业谈话的基础46-48
- (一) 倾听并获取信任46-47
- (二) 平稳47-48
- 四、 谈判专家职业谈话的秘密性48-49
- 第七章 职业谈话者作证特免权中的一般规则49-56
- 一、 什么样的谈话是职业谈话50-53
- (一) 职业主体的认定50-52
- (二) 职业谈话的目的52
- (三) 职业谈话的相同基础52-53
- (四) 对职业谈话的保密53
- 二、 什么样的主体享有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53-54
- 三、 职业谈话作证特免权的例外54-56
- (一) 内因:被服务者的放弃54-55
- (二) 外因:例外规定55-56
- 结束语56-57
- 参考文献57-59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59-60
- 致谢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易延友;;特免权规则:美国的制度与实践——兼论特免权规则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及中国语境下特免权规则的确立[J];证据科学;2009年04期
2 程荣斌;侯东亮;;恢复性司法的核心价值:尊重和修复[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6期
3 Gordon Bazemore;Mark Umbreit;封利强;;四种恢复性司法模式之比较考察[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4 夏明贵;略论律师的证言特免权——从刑事诉讼角度的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张金明;;作证特免权的价值追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王佳;司徒剑萍;;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4期
7 谭中岳,李子勋,钟杰气;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吕添盛;论律师作证特免权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孙世岗;论证人拒绝作证权[D];安徽大学;2002年
3 周萍;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免证特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赵建新;论刑事诉讼中的证人特免权[D];苏州大学;2004年
5 程海霞;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作证特免权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6 李玉敏;刑事诉讼证人作证特免权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7 张瑜;论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作证特免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龚剑;刑事诉讼中的证人拒证权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职业谈话者之作证特免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3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