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主体,它在我国整个国家司法权力结构中具有独特的宪法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公众对国家权力限制与公民权利保护的主观法权提高,人们对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和实现其宪法定位和功效的社会公众舆论日益凸显;检察权的应然法律地位与实然职权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也日益加剧,尤其是作为检察权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侦查权,如何有效监督制约检察侦查权,防止其滥用,就是理论和实践无法回避的问题。全面推进内部检察工作制约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检察机关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切实从思想,制度以及检察侦查权优化上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侦查权。本文试图在揭示检察侦查权基础问题上,以宪法为视角,以依法治国和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权力制约为文章内容,以法制统一和人权保障为最高价值追求,全面深入地研究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包括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概述。主要包括检察侦查权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必要性的深入分析、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监督的特征以及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监督的原则。第二部分,我国检察侦查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该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以案说法,说明我国检察侦查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主要以最高检通报11起司法不规范典型案件为契机,指出并分析我国检察侦查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二,我国检察侦查权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主要从我国检察侦查权的配置不科学、我国检察侦查权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和缺陷以及思想方面原因阐述我国检察侦查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渊源,为后文完善措施的提出做铺垫。第三部分,完善检察侦查权内部监督的若干强化举措。本部分主要从强化检察科学司法,实现检察侦查权的合理配置;强化内部检察制度的创新,实现司法公正和强化检察侦查人员的素质,实现司法为民三个方面完善和加强对我国检察侦查权的内部制约机制。
【关键词】:检察侦查权 自侦案件 内部制约 权力配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一、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概述11-25
- (一) 检察侦查权及其相关概念11-15
- 1. 检察侦查权的概念11-12
- 2. 检察侦查权的分类12-14
- 3. 检察侦查权的制约14-15
- 4. 检察侦查权的内部制约机制15
- (二) 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存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必要性15-20
- 1. 理论基础15-18
- 2. 现实必要性18-20
- (三) 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的特征20-22
- 1. 全面性20-21
- 2. 主动性21
- 3. 及时性21
- 4. 有效性21-22
- (四) 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的原则22-25
- 1. 制约和被制约相结合原则22
- 2. 事后制约与事前制约相结合原则22-23
- 3. 静态制约和动态制约相结合原则23
- 4. 由单一制约形式向多种制约形式转变原则23-25
- 二、我国检察侦查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5-40
- (一) 我国检察侦查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5-31
- 1. 检察侦查权运行过程中的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25-26
- 2. 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徇私枉法、滥用职权以及受贿行为26-27
- 3.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的违法行为27-28
- 4. 执行办案规范和纪律规定不严格28-29
- 5. 违法扣押涉案财物行为29
- 6. 泄露案件秘密、私自会见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以及干预案件办理行为29-31
- (二) 我国检察侦查权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31-40
- 1. 检察侦查权的配置不科学31-33
- 2. 我国检察侦查权制度设计上的不足和缺陷33-38
- 3. 检察侦查人员思想方面的原因38-40
- 三、完善检察侦查权内部监督的若干举措40-53
- (一) 强化检察科学司法,实现检察侦查权的合理配置40-43
- 1. 完善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41-42
- 2. 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批捕权划归法院42-43
- (二) 强化内部检察制度的创新,实现司法公正43-50
- 1. 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43-45
- 2. 完善检务公开制度45-46
- 3.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46-49
- 4. 完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49-50
- (三) 强化检察侦查人员的素质,实现司法为民50-53
- 1. 提高检察侦查人员业务能力与执法水平51
- 2. 提高检察侦查人员的个人修养51-52
- 3. 增强检察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52-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心则;论程序法治语境下的侦查权控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田心则;;论我国侦查权控制的基本理念[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张德智;;侦查权的本质及进化[J];中国刑事警察;2007年04期
4 宫万路,杜水源;论侦查权的概念[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5 李承华;侦查权问题探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6 张玉镶,宫万路;论侦查权的概念[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黄远黎;论侦查权的配置[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8 马静华;侦查权论[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刘金鹏,吴丹;论侦查权的权力配置[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童颖颖;论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卫东;任海新;;检察机关配置技术侦查权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锐;侦查权自肥不除,恶意圈套不止[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江苏涟水县人民法院 朱爱军 吴秀荣;略论侦查权的监督控制[N];中华新闻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公安部法制局局长 柯良栋;优化侦查权配置的几点思考[N];法制日报;2008年
4 雷小政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跨越辩护权与侦查权的“鸿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姜涛 冯慧;侦查权性质论略[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试论控辩平衡视角下检察技术侦查权的应用[N];广西法治日报;2014年
7 陈卫;我国与英美刑事诉讼法中侦查权之比较[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陈志敏;美国法院对侦查权的事前规制[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谢鹏程;检察侦查权刍议[N];检察日报;2001年
10 但伟;检察机关行使侦查权的合理依据[N];法制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欣;我国侦查权配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步文;侦查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月玲;侦查权的宪法控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浙东;新刑诉法视野下我国公安侦查权的优化配置[D];宁波大学;2015年
3 易智慧;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张晋强;论涉税犯罪侦查权的配置[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毅;论保障辩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雄林;试论侦查权及其适用[D];湘潭大学;2005年
7 李颖;侦查权运行过程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魏全会;论侦查权的性质及其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刘俊峰;侦查权性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杨诗文;论我国警察侦查权的控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检察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3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