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模式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1-09-23 02:49
刑事审判模式是学界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对刑事审判程序进行简化和抽象所形成的样式。在当前诉讼法学界,学者们主要是从控辩裁三方在审判程序中的地位和关系入手,对当今世界各国现行刑事审判程序进行研究,并将其类型化为当事人主义模式、职权主义模式和混合式模式。 现行这种刑事审判模式的类型化概括是在抽象其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在分析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模式各自缺陷的基础上,学界致力于构建一种试图集二者优点而去二者之弊端的理想型模式——混合式模式。但是,这种研究范式的缺陷在于:1.这种分类是根据现象特征而进行的归纳性区分,而不是根据本质特征所进行的分析性区分。其更多地反映了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模式的形式差异而对二者所具有的共同性基础却有所忽略。继而在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相对立的基础上,学界采取了一种折衷主义的进路来寻求理想型审判模式的构建。但是折衷主义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学术立场的丧失,导致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立法和司法的脱节,导致我们对具体的问题得不出多少有意义的答案。2.学界关于现行刑事审判模式的研究实际上是在一个共时性的视角下完成的。作为上层建筑的外延之一,刑事审判模式的嬗变有着深刻的社会...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刑事审判模式概述
(一) 刑事审判模式的概念界定
(二) 传统刑事审判模式分类考察
二、当今世界各国现行刑事审判模式分类评析
(一) 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评析
(二) 职权主义审判模式评析
(三) 混合式审判模式评析
(四) 现行刑事审判模式分类之总评
三、历时性视阈下刑事审判模式嬗变之考察
(一) 自然经济社会之刑事审判模式—压制型模式
(二) 工业经济社会刑事审判模式之形态—自治型模式
(三) 刑事审判模式发展之前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回应型模式
四、历时性之刑事审判模式考察对中国刑事审判模式改革的启示
(一) 中国现行经济形态和法治状况之定位
(二) 对中国刑事审判模式改革的反思
(三)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之建构—现实与预期两种进路的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404879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刑事审判模式概述
(一) 刑事审判模式的概念界定
(二) 传统刑事审判模式分类考察
二、当今世界各国现行刑事审判模式分类评析
(一) 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评析
(二) 职权主义审判模式评析
(三) 混合式审判模式评析
(四) 现行刑事审判模式分类之总评
三、历时性视阈下刑事审判模式嬗变之考察
(一) 自然经济社会之刑事审判模式—压制型模式
(二) 工业经济社会刑事审判模式之形态—自治型模式
(三) 刑事审判模式发展之前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回应型模式
四、历时性之刑事审判模式考察对中国刑事审判模式改革的启示
(一) 中国现行经济形态和法治状况之定位
(二) 对中国刑事审判模式改革的反思
(三)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之建构—现实与预期两种进路的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404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0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