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租房制度的发展需要相应法律制度的扶持。公租房准入与退出中申请人与承租人权利的保护与救济是公租房制度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学者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立法中公民权利救济制度的不完善与政府监管实践的失效使得司法介入公租房准入与退出阶段值得考虑。公租房制度当前立法层次较低,强制力不高。在准入与退出环节注重政府监管而对相对人权利救济制度规定不足。而在实践层面,出于对优质公租房激烈的争抢的考虑和对政府可能出现的寻租贪腐行为的担忧,合格申请人、承租人的权利保护与救济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保障申请人与承租人合法权益的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具体司法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证我国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司法审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政府监管制度的梳理与反思,看出仅仅纯粹依靠政府的监管不足以实现公租房立法的目的。为实现公租房立法的初衷,司法审查对于政府的监管举措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司法审查对于相对人权利救济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公租房制度在宪法上而言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的住房权,在行政法意义上是政府通过行政给付的方式作出的受益性行政行为。公租房是公物,公租房合同也应当被认定为行政合同。这些为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司法审查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而在实践中,先前在与公租房相类似的公房、廉租房等领域出现的司法审查先例与实践也为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司法审查可行性提供了实践依据。通过对公租房准入与退出阶段司法审查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进而创造性的提出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的具体制度的构建,具体包含了司法审查范围、司法审查中原告与被告的确定、司法审查强度的探究、司法审查判决形式的探析。司法审查的范围需要具体分析政府部门的各种行为的性质,再结合立法规定加以确定。原告应当仅限个人,代为申请的单位不能成为原告。被告的确定应当依据其是否作出了最终有效的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标准与强度是司法审查的重点,其需要结合法学理论的分析与发展。法院对最终的判决形式要根据立法的规定灵活选择。最终,希望能为公租房申请人与承租人提供有效的、较为完善的权利保护与救济保障,推动我国公租房制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公租房 准入与退出 行政给付 行政协议 司法审查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8
- 第一章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立法现状与实践8-12
- 第一节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立法现状分析8-9
- 一、现行公租房制度立法现状8
- 二、现有立法规范中权利救济制度整理8-9
- 第二节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实践状况9-12
- 一、公租房制度实践概述10
- 二、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制度实施情况10-12
- 第二章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司法审查必要性12-17
- 第一节 现行监管制度梳理与反思12-14
- 一、现行公租房监管制度整理12-13
- 二、对现行政府监管制度的反思13-14
- 第二节 司法审查对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意义14-17
- 一、司法审查对公租房监管制度的补充功能探究14-15
- 二、司法审查对于人民权利救济的意义15-17
- 第三章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司法审查可行性17-27
- 第一节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可行性之理论探究17-23
- 一、公租房准入与退出的法律性质17-19
- 二、公租房合同的性质19-23
- 第二节 司法审查可行性之司法实践整理23-27
- 一、住房保障制度司法实践梳理23-24
- 二、住房保障制度司法实践对公租房制度司法审查可行性的启示24-27
- 第四章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制度构建27-37
- 第一节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范围之探讨27-29
- 一、公租房准入与退出中行政行为之整理27-28
- 二、公租房准入与退出中可受法院审查之行政行为的外延28-29
- 第二节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中主体之确定29-32
- 一、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中原告资格之确定30-31
- 二、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中被告之确定31-32
- 第三节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之审查强度探究32-34
- 一、司法审查强度之理论探析32-33
- 二、公租房制度中司法审查强度的具体表现33-34
- 第四节 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中判决形式探析34-37
- 一、司法审查判决形式之分类与适用条件34-35
- 二、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判决形式的具体表现35-37
- 结语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李佰航;;论我国公租房的制度构建与法律保障——以重庆市公租房建设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年16期
2 阳雪雅;;公租房若干法律问题思考——以重庆市为重点[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3 刘凯玲;;公租房应惠及更多打工族[J];民主;2011年12期
4 易淼;赵磊;;我国住房问题的症结与公租房建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5期
5 蔡正奋;;让公租房的租金再低些[J];公民导刊;2012年05期
6 王秋韵;;我国公租房制度的价值回归——以近年公租房制度地方实践为蓝本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7 杨雁;;美国公租房发展历程解读[J];人民论坛;2012年32期
8 刘芬;;对重庆公租房政策调整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2年36期
9 陈娜;;公租房开了闸 租金忐忑了[J];创造;2013年01期
10 石破;;重庆公租房调查[J];南风窗;2013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曦;;重庆与香港公租房制度的对比研究及启示[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建强;;住房双轨制下城市公租房退出机制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魏爱苗;;各国推广廉租房公租房面面观(德国)[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4 程恩富;钟卫华;;城市以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论”[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5 汪洪涛;;住房保障的政府责任及解决之道——评程恩富教授的《城市以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论”》[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6 郭其林;;公租房是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最佳途径[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7 钟卫华;;构建以公租房为主的“新住房策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4届高层论坛”综述[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8 谭敬胜;崔琦;;基于消费者调研方法研讨公租房对长春市商品房需求的影响性分析[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C];2012年
9 朱国华;刘晓勇;;公租房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10 丁宁宁;;应在大力推广公租房基础上实行租售并举[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奕群;480套公租房详细地址公布[N];汕头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谢兴;建好管好用好公租房[N];经济日报;2010年
3 刘扬;北京: “村建公租房”将放开户籍限制[N];中国建设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曾立 实习生 郭欣欣;公租房建设蕴含万亿商机[N];重庆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邵方超;公租房保障体系求解[N];中国建设报;2010年
6 记者 茆琛;无户口限制,重庆公租房增服务对象[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记者 杨冰;公租房成媒体关注焦点[N];重庆日报;2010年
8 记者 胡顺涛;明年上半年35万人可住公租房[N];重庆商报;2010年
9 河北 毕晓哲;公租房建设不可一哄而上[N];中国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钧 夏元 杨永芹;安得公租房千万间[N];重庆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东辉;中国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婕;公租房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琼;重庆市公租房退出机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李小明;公租房经营模式的研究与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韩瑾;公租房创新型融资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琦;重庆公租房建设中利益相关方的质量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孙琨;我国公租房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7 李林香;完善公租房制度的法律思考[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8 赵军;民间资本参与公租房建设的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刘晓霞;我国公租房融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尉言凯;社会资本进入公租房建设的应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公租房准入与退出司法审查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