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漏洞及其填补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02:43
本着司法程序"公正兼顾效率",以及"禁止法官拒绝裁判"的铁律,要求法官必须对法律漏洞进行填补。然而我国法官在司法中对法律漏洞的填补行为存在较大的阻碍,致使裁判效果不佳。基于法律漏洞填补的一系列现状,为了提高我国司法应有的公信力和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为了得出正当性的裁判结果以及不断完善类案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法官填补法律漏洞的行为应当加以规范化。明确各方公权力的界限,适度增加法官的职权内容;健全法律漏洞的填补原则,让法官实现真正的裁量自由;完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让法官真正做到对法律漏洞的填补行为和更好地诠释司法为民。
【文章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7)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法律漏洞的概述
(一)法律漏洞的含义
(二)法律漏洞的特征
1. 不周全性
2. 违反立法意图
(三)法律漏洞的类别
1. 原始漏洞与后发漏洞
2. 明显漏洞与隐含漏洞
3. 明知漏洞与不明知漏洞
二、司法实务中的法律漏洞填补问题
(一)忽视法律漏洞
(二)错误的认定法律漏洞
(三)法律漏洞填补方法的运用失当
三、法律漏洞的成因
(一)超越法官职权范围
(二)对司法解释的过度依赖
(四)复杂的案例效用
四、法律漏洞的填补策略
(一)司法者必须面对的三方主体权利
1. 合议组织
2. 最高人民法院
3. 立法机关
(二)司法者必须遵守的填补原则
1. 体系协调原则
2. 个案评价原则
3. 充分说明论证原则
4. 不可肆意创设原则
五、结语
本文编号:3529755
【文章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7)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法律漏洞的概述
(一)法律漏洞的含义
(二)法律漏洞的特征
1. 不周全性
2. 违反立法意图
(三)法律漏洞的类别
1. 原始漏洞与后发漏洞
2. 明显漏洞与隐含漏洞
3. 明知漏洞与不明知漏洞
二、司法实务中的法律漏洞填补问题
(一)忽视法律漏洞
(二)错误的认定法律漏洞
(三)法律漏洞填补方法的运用失当
三、法律漏洞的成因
(一)超越法官职权范围
(二)对司法解释的过度依赖
(四)复杂的案例效用
四、法律漏洞的填补策略
(一)司法者必须面对的三方主体权利
1. 合议组织
2. 最高人民法院
3. 立法机关
(二)司法者必须遵守的填补原则
1. 体系协调原则
2. 个案评价原则
3. 充分说明论证原则
4. 不可肆意创设原则
五、结语
本文编号:3529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2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