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行难问题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21-12-29 08:51
针对执行难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情况,笔者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对执行难问题认识的三种误区,从而给执行难问题一个正确的法律定位,树立在贯彻程序正义独立价值的前提下追求执行结果的完美,将程序正义贯穿于执行过程始终的观点;从法律角度分析了执行难产生的原因,即(法制)观念不强,体制不畅,立法不足,执法不严;从而为从法律上着手解决执行维问题打下基础,提出一些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设想与建议,即应当树立的程序正义观念及当事人主义观念,执行权的归属及内部分权制约形式,执行机构的改革及对执行立法的建议等。希望在执行机构,执行权的运作,执行方式,执行立法等方面有所突破。笔者认为尽管执行难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最终解决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解决执行难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从法律完善角度着手,逐渐实现体制上、运行模式直到执行效果上的优化。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对执行难的法律认识与定位
(一) 对执行难问题的认识误区
(二) 评析
(三) 对执行难的法律定位
二、 对执行难原因的法律分析
(一) 法治观念不强是造成执行难的思想根源
(二) 体制不畅是解决执行难的瓶颈
(三) 立法不足使解决执行难无据可依
(四) 执法不严是造成执行难的内部原因
三、 解决执行难的法律设想与建议
(一) 解决执行难应当树立的法律观念
(二) 强制执行权继续由人民法院行使
(三) 设立新的执行机构执行局
(四) 建立新的执行权内部运作机制
(五) 对执行立法的一点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执行难”新议[J]. 高执办. 人民司法. 2001(05)
[2]不可忽视执行程序的独立价值[J]. 戴建志. 人民司法. 2001(02)
[3]对执行权分立的思考[J]. 孙秀芳,杨桐. 人民司法. 2000(07)
[4]司法改革:从权力走向权威——兼谈对司法本质的认识[J]. 贺日开. 法学. 1999(07)
[5]我国民事“执行乱”的情况与对策[J]. 黄双全. 政治与法律. 1996(01)
[6]委托执行何其难?![J]. 人民司法. 1992(08)
本文编号:3555798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对执行难的法律认识与定位
(一) 对执行难问题的认识误区
(二) 评析
(三) 对执行难的法律定位
二、 对执行难原因的法律分析
(一) 法治观念不强是造成执行难的思想根源
(二) 体制不畅是解决执行难的瓶颈
(三) 立法不足使解决执行难无据可依
(四) 执法不严是造成执行难的内部原因
三、 解决执行难的法律设想与建议
(一) 解决执行难应当树立的法律观念
(二) 强制执行权继续由人民法院行使
(三) 设立新的执行机构执行局
(四) 建立新的执行权内部运作机制
(五) 对执行立法的一点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执行难”新议[J]. 高执办. 人民司法. 2001(05)
[2]不可忽视执行程序的独立价值[J]. 戴建志. 人民司法. 2001(02)
[3]对执行权分立的思考[J]. 孙秀芳,杨桐. 人民司法. 2000(07)
[4]司法改革:从权力走向权威——兼谈对司法本质的认识[J]. 贺日开. 法学. 1999(07)
[5]我国民事“执行乱”的情况与对策[J]. 黄双全. 政治与法律. 1996(01)
[6]委托执行何其难?![J]. 人民司法. 1992(08)
本文编号:3555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5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