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0:11
近年来,法院受理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司法资源有限,当事人迫切需求法院调取有关案件事实之证据时,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是解决该司法困境性的有效方法。自上海市第一中院在1996年初次探索,律师调查令制度已在我国有25年初步实践经验。作为我国原创性的证据收集制度,全国各级法院对其不断进行区域性探索和创新。但在各地试点推行中,却发现该制度在适用和程序的设置实施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纰漏,例如律师调查令没有明确法律依据,调查令的本质属性不明确,调查令的称谓不一致,申请及持令主体不统一,调查令的适用对象、适用阶段、甚至适用证据种类均没有明确,调查令的审查核准程序过于严格,缺乏司法强制力的保障以致协助调查对象不予配合等问题。论文着眼于各地律师调查令制度规范的试行情况,对国外证据收集相关制度进行参考,最终提出我国应当在立法上统一规定律师调查令的本质属性及称谓,申请持有主体及适用对象范围,被调取证据种类及适用阶段,调查令申请、审核、签发及运行使用程序,被调查人异议保障权以及相关主体违反规定的惩罚体系之完整制度的建构建议。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甘肃省律师调查令申请成功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司法协助视角下律师《调查令》查询个人信用信息问题探析[J]. 从宝辉. 吉林金融研究. 2020(07)
[2]律师调查令的现状考察与制度完善[J]. 荣明潇,杨富元.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0(03)
[3]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的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以我国五省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改革实践为研究样本[J]. 何雨潇,蒋文玉. 中国司法. 2019(10)
[4]律师调查令制度探究[J]. 陈润泽,王则元. 经济师. 2019(07)
[5]论民事调查令的实践基础与规范理性[J]. 曹建军. 法学家. 2019(03)
[6]律师调查令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完善[J]. 崔险险. 怀化学院学报. 2019(04)
[7]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实证研究——以莆田市的49份判决为样本[J]. 梁琴.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3)
[8]在京津冀地区统筹推进适用律师调查令的路径探索[J]. 张荷,赵文艳. 天津法学. 2019(01)
[9]律师调查令“申请—审查”制度的程序性构建[J]. 朱程,李锦梅. 嘉应学院学报. 2018(07)
[10]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的司法适用路径探析[J]. 赵风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硕士论文
[1]民事执行程序律师调查令制度研究[D]. 沈卜铭.东南大学 2018
[2]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构建研究[D]. 刘媛媛.西北师范大学 2018
[3]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探究[D]. 陈赛.湘潭大学 2014
[4]论民事诉讼中调查令制度的构建[D]. 张永明.中国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2450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甘肃省律师调查令申请成功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司法协助视角下律师《调查令》查询个人信用信息问题探析[J]. 从宝辉. 吉林金融研究. 2020(07)
[2]律师调查令的现状考察与制度完善[J]. 荣明潇,杨富元.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0(03)
[3]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的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以我国五省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改革实践为研究样本[J]. 何雨潇,蒋文玉. 中国司法. 2019(10)
[4]律师调查令制度探究[J]. 陈润泽,王则元. 经济师. 2019(07)
[5]论民事调查令的实践基础与规范理性[J]. 曹建军. 法学家. 2019(03)
[6]律师调查令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完善[J]. 崔险险. 怀化学院学报. 2019(04)
[7]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实证研究——以莆田市的49份判决为样本[J]. 梁琴.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3)
[8]在京津冀地区统筹推进适用律师调查令的路径探索[J]. 张荷,赵文艳. 天津法学. 2019(01)
[9]律师调查令“申请—审查”制度的程序性构建[J]. 朱程,李锦梅. 嘉应学院学报. 2018(07)
[10]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的司法适用路径探析[J]. 赵风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硕士论文
[1]民事执行程序律师调查令制度研究[D]. 沈卜铭.东南大学 2018
[2]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构建研究[D]. 刘媛媛.西北师范大学 2018
[3]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探究[D]. 陈赛.湘潭大学 2014
[4]论民事诉讼中调查令制度的构建[D]. 张永明.中国政法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2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9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