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弹劾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9 13:01
法官弹劾制度是法官的身份保障制度之一,已经在许多国家生根开花,并在国外的法官职业监督制度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既保障了司法的清廉,也保障了法官免予被恣意罢免。我国现今只有法官罢免制度,法官罢免制度比起法官弹劾制度逊色了很多,而且在运行中具有很大的弊端。法官弹劾制度是否能成为我国法官罢免制度改革的蓝本?本文结合诉讼法学、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对法官弹劾制度进行探讨,全文除引言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将法官弹劾制度与法官罢免制度、法官惩戒制度予以区分,并提出了法官弹劾制度保障司法清廉和保障法官权利的双重功能。现代意义上的法官弹劾制度是指西方国家议会对法官的违法失职及犯罪行为进行控告和制裁,迫使其承担法律责任的制度。法官罢免只是法官弹劾的结果之一,法官弹劾结果还包括“无罪续任”。法官弹劾制度与法官罢免制度在具体实施主体、运行程序、精神内涵上具有显著不同。法官弹劾制度是议会对法官的监督制约,而法官惩戒制度是法官职业系统内部的自我监督。第二部分:法官弹劾制度考察。对我国古代司法官弹劾制度和西方现代意义的法官弹劾制度进行细致的考察,以吸取其精华部分。弹劾制在我国古已有之,与御史制度相伴始终,...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提出问题
一、概述
(一) 法官弹劾制度与法官罢免制度、法官惩戒制度
(二) 法官弹劾制度的保障功能
1. 保障司法清廉功能
2. 保障法官权利功能
二、法官弹劾制度考察
(一) 中国古代的司法官弹劾制度
(二) 现代意义上的弹劾制度的起源
(三) 国外流行的法官弹劾制度
1. 议会弹劾模式的法官弹劾制度——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2. 宪法法院弹劾模式的法官弹劾制度——德国模式
三、我国现行法官罢免制度问题分析
(一) 立法中的法官罢免制度问题分析
1. 罢免权主体设定多元,地方化、行政化严重
2. 罢免事由忽视司法外行为,辞退事由不科学
3. 罢免程序行政化,过于简单
(二) 实践中的法官罢免制度问题分析
1. “议行合一”政治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
2. 党管干部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
3. 行政化管理的司法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
四、在我国构建法官弹劾制度设想
(一) 我国建立法官弹劾制度的必要性
1. 发展我国民主政治的要求
2. 矫正人大对法院的人事监督方式的要求
3. 建设公正廉洁法官队伍和完善法官身份保障制度的要求
(二) 我国建立法官弹劾制度的根基
1. 法官弹劾制度建立的理论根据
2. 我国建立法官弹劾制度的根基
(三) 我国建立法官弹劾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2. 维护司法独立原则
(四) 具体法官弹劾制度设计
1. 弹劾事由
2. 弹劾程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弹劾制的若干思考[J]. 刘敏军,方射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2]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 叶林,汪强.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2)
[3]“议行合一”和当代中国的政治决策与执行模式[J]. 杨国鹏.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03)
[4]美国宪法下的法官弹劾与司法惩戒[J]. 严仁群. 法学杂志. 2004(06)
[5]论法官弹劾制度[J]. 杨安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6]如何认识“议行合一”说在当代中国的实践[J]. 吴增基. 政治与法律. 2004(05)
[7]弹劾基础上的罢免——关于完善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构想[J]. 徐祥民,张岩. 政法论丛. 2004(05)
[8]论弹劾法官的标准[J]. 严仁群.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9]法官弹劾中的实质思维与表象思维[J]. 严仁群.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3)
[10]法学界对“议行合一”的反思与再评价[J]. 童之伟,伍瑾,朱梅全. 江海学刊. 2003(05)
本文编号:3617053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提出问题
一、概述
(一) 法官弹劾制度与法官罢免制度、法官惩戒制度
(二) 法官弹劾制度的保障功能
1. 保障司法清廉功能
2. 保障法官权利功能
二、法官弹劾制度考察
(一) 中国古代的司法官弹劾制度
(二) 现代意义上的弹劾制度的起源
(三) 国外流行的法官弹劾制度
1. 议会弹劾模式的法官弹劾制度——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2. 宪法法院弹劾模式的法官弹劾制度——德国模式
三、我国现行法官罢免制度问题分析
(一) 立法中的法官罢免制度问题分析
1. 罢免权主体设定多元,地方化、行政化严重
2. 罢免事由忽视司法外行为,辞退事由不科学
3. 罢免程序行政化,过于简单
(二) 实践中的法官罢免制度问题分析
1. “议行合一”政治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
2. 党管干部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
3. 行政化管理的司法体制对法官罢免制度的影响
四、在我国构建法官弹劾制度设想
(一) 我国建立法官弹劾制度的必要性
1. 发展我国民主政治的要求
2. 矫正人大对法院的人事监督方式的要求
3. 建设公正廉洁法官队伍和完善法官身份保障制度的要求
(二) 我国建立法官弹劾制度的根基
1. 法官弹劾制度建立的理论根据
2. 我国建立法官弹劾制度的根基
(三) 我国建立法官弹劾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2. 维护司法独立原则
(四) 具体法官弹劾制度设计
1. 弹劾事由
2. 弹劾程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弹劾制的若干思考[J]. 刘敏军,方射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2]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 叶林,汪强.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2)
[3]“议行合一”和当代中国的政治决策与执行模式[J]. 杨国鹏.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03)
[4]美国宪法下的法官弹劾与司法惩戒[J]. 严仁群. 法学杂志. 2004(06)
[5]论法官弹劾制度[J]. 杨安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6]如何认识“议行合一”说在当代中国的实践[J]. 吴增基. 政治与法律. 2004(05)
[7]弹劾基础上的罢免——关于完善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构想[J]. 徐祥民,张岩. 政法论丛. 2004(05)
[8]论弹劾法官的标准[J]. 严仁群.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9]法官弹劾中的实质思维与表象思维[J]. 严仁群.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3)
[10]法学界对“议行合一”的反思与再评价[J]. 童之伟,伍瑾,朱梅全. 江海学刊. 2003(05)
本文编号:3617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1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