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院审判对传统民事证据制度的挑战与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7 16:32
我国三家互联网法院的成立标志着互联网植入司法的伟大革新,其中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最直观影响便是证据规则的改变,其特别体现在区块链存证第一案中。互联网法院的审判模式对证据裁判、自由心证和直接言词等基本原则有所发展,也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最佳证据规则。以证据形式的电子化以及电子数据证据的充斥为起始点,传导至取证、存证形式的电子化以及机构、平台的创制,再到审判中举证、质证规则的创新,认证规则中电子数据证据审查方式与规则的完善,可以总结出我国互联网法院创新举措对证据规则之影响的分布逻辑。
【文章来源】:证据科学. 2020,28(01)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互联网法院审判对证据制度的冲击与影响
(一)传统证据形式的延续与电子证据的充斥
(二)互联网法院审判对证据基本原则的冲击与发展
(三)互联网法院审判对传统证据规则的突破
三、互联网法院审判中取证与存证机制的革新
(一)互联网法院的“证据一键式引入机制”
(二)诉讼与取证、存证机构的协同创新
1. 区块链存证机构的出现
2. 互联网公证处的成立
3. 取证存证技术对电子数据可信性的影响
(三)区块链技术的官方应用
四、互联网法院审判中举证、质证电子化的传导作用
(一)举证规则创新对当事人的减压作用
1. 举证方式的改变
2. 举证责任的调整
(二)质证形式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可能挑战
1. 异步审理模式对庭审实质化之挑战
2. 互联网法院审判对质证要求的突破
3. 在线质证之质量挑战
五、电子证据审查、认定规则的细化完善
(一)电子数据审查方式的具体化
1. 真实性认定规则的细化
2. 完整性认定规则的规制
(二)其他电子证据认证规则的改变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司法如何面向“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J]. 洪冬英. 法学. 2018(11)
[2]公证介入区块链技术司法运用体系初探——从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存证第一案谈起[J]. 童丰. 中国公证. 2018(09)
[3]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历史意义、司法责任与时代使命[J]. 于志刚,李怀胜. 比较法研究. 2018(03)
[4]构建网络法治时代的司法新形态——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样本的分析[J]. 陈增宝.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2)
[5]互联网法院建设对民事诉讼制度的挑战及应对[J]. 郑旭江. 法律适用. 2018(03)
[6]互联网法院建设及前景展望[J]. 周翠. 法律适用. 2018(03)
[7]因网而生 向网发展 联网未来——走进杭州互联网法院[J]. 张名扬. 人民法治. 2018(02)
[8]集中审理原则与民事庭审实质化[J]. 江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9]印证与概率:电子证据的客观化采信[J]. 刘品新.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4)
[10]电子证据的关联性[J]. 刘品新. 中国检察官. 2017(09)
本文编号:3629743
【文章来源】:证据科学. 2020,28(01)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互联网法院审判对证据制度的冲击与影响
(一)传统证据形式的延续与电子证据的充斥
(二)互联网法院审判对证据基本原则的冲击与发展
(三)互联网法院审判对传统证据规则的突破
三、互联网法院审判中取证与存证机制的革新
(一)互联网法院的“证据一键式引入机制”
(二)诉讼与取证、存证机构的协同创新
1. 区块链存证机构的出现
2. 互联网公证处的成立
3. 取证存证技术对电子数据可信性的影响
(三)区块链技术的官方应用
四、互联网法院审判中举证、质证电子化的传导作用
(一)举证规则创新对当事人的减压作用
1. 举证方式的改变
2. 举证责任的调整
(二)质证形式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可能挑战
1. 异步审理模式对庭审实质化之挑战
2. 互联网法院审判对质证要求的突破
3. 在线质证之质量挑战
五、电子证据审查、认定规则的细化完善
(一)电子数据审查方式的具体化
1. 真实性认定规则的细化
2. 完整性认定规则的规制
(二)其他电子证据认证规则的改变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司法如何面向“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J]. 洪冬英. 法学. 2018(11)
[2]公证介入区块链技术司法运用体系初探——从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存证第一案谈起[J]. 童丰. 中国公证. 2018(09)
[3]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历史意义、司法责任与时代使命[J]. 于志刚,李怀胜. 比较法研究. 2018(03)
[4]构建网络法治时代的司法新形态——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样本的分析[J]. 陈增宝.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2)
[5]互联网法院建设对民事诉讼制度的挑战及应对[J]. 郑旭江. 法律适用. 2018(03)
[6]互联网法院建设及前景展望[J]. 周翠. 法律适用. 2018(03)
[7]因网而生 向网发展 联网未来——走进杭州互联网法院[J]. 张名扬. 人民法治. 2018(02)
[8]集中审理原则与民事庭审实质化[J]. 江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9]印证与概率:电子证据的客观化采信[J]. 刘品新.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4)
[10]电子证据的关联性[J]. 刘品新. 中国检察官. 2017(09)
本文编号:3629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2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