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物犯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0:03
本文关键词:爆炸物犯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对爆炸物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存在漏洞,同时刑法理论界对有关爆炸物犯罪的研究欠广泛、深入,可借鉴的理论成果少,所以导致实践中在处理爆炸物犯罪时在对象认定、行为认定、罪数认定及刑罚裁量上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分为四章,结合相关的案例对这些司法适用上的疑难问题进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解决的建议。第一章,在爆炸物范围界定上,对于司法解释没有明文规定为爆炸物的其他爆炸物的界定(如硝酸铵),一般应该结合爆炸物本身的物理及化学特征理解,并从刑法危害性角度考虑,合理认定刑法上的爆炸物。第二章,对于爆炸物犯罪中的行为认定问题,应把握各种犯罪行为的本质特点,正确区分不同的犯罪行为,给予正确认定,同时应结合相关的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界限。第三章,对于罪数认定问题,应在理解好事后不可罚行为和想象竞合犯等刑法理论的基础上,对具体的犯罪行为作出分析,准确认定其罪数形态。第四章,对于刑罚裁量问题,既要根据具有案情合理认定处罚的情节,还要在此基础上适用正确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做到罪刑相适应。
【关键词】:爆炸物犯罪 行为认定 刑罚裁量 罪数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4.11;D9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1
- 第一章 爆炸物范围界定疑难及其解决11-18
- 第一节 “爆炸物”范围界定疑难11-14
- 一、烟花爆竹是否属于爆炸物范围12-13
- 二、用于制造爆炸物的原材料是否可纳入爆炸物范围13-14
- 第二节 “爆炸物”范围界定疑难的解决14-18
- 一、正确理解刑法上“爆炸物”的含义14-15
- 二、对具体案件中的爆炸物予以正确认定15-18
- 第二章 客观行为认定疑难及其解决18-28
- 第一节 客观行为认定疑难18-21
- 一、非法运输行为认定疑难18-19
- 二、非法买卖行为认定疑难19-20
- 三、非法携带行为认定疑难20-21
- 第二节 客观行为认定疑难的解决21-28
- 一、准确认定非法运输行为22-24
- 二、准确认定非法买卖行为24-25
- 三、准确认定非法携带行为25-28
- 第三章 罪数形态判定疑难及其解决28-36
- 第一节 罪数形态判定上的疑难28-31
- 一、盗窃爆炸物及事后处置行为的罪数认定疑难28-29
- 二、运输爆炸物过程中的罪数认定疑难29-31
- 第二节 罪数形态判定疑难的解决31-36
- 一、正确把握事后不处罚行为在爆炸物犯罪中的适用31-33
- 二、准确认定想象竞合犯情形下的罪数形态33-36
- 第四章 刑罚裁量疑难及其解决36-44
- 第一节 刑罚裁量上的疑难36-40
- 一、量刑情节认定上的疑难36-39
- 二、量刑时司法解释适用的疑难39-40
- 第二节 刑罚裁量疑难的解决40-44
- 一、准确认定量刑情节40-42
- 二、正确适用司法解释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威;;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规范缺陷与完善[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2 古瑞华,陆敏;事后不可罚行为初探[J];当代法学;2001年11期
3 张兵;论对持有爆炸物犯罪嫌疑人的现场处置战术[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0年04期
4 薛剑祥;涉枪涉爆犯罪的法律适用分析[J];法学;2005年01期
5 王圆圆;;缉捕持爆炸物犯罪嫌疑人行动的处置指挥[J];公安教育;2009年10期
6 李德胜;;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涉枪涉爆犯罪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刘荣;高丽;;从爆炸物犯罪司法解释看我国刑事司法理念之转变[J];法学杂志;2010年08期
8 陈文相;许长彬;;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J];公安研究;2012年08期
9 王克剑;;山西省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研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新文;;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刑法理论分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爆炸物犯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7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