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1:08
本文关键词: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看病就医人数的增加,医患矛盾也越发尖锐,医疗纠纷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得社会矛盾剧增,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于2002年2月20日通过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9月1日颁布施行,该《条例》46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或因医疗事故而引发民事赔偿后,医患双方有三种法定的解决方式,即和解、行政调解及诉讼。然而面对日益尖锐的医患矛盾,传统的那三种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与不足之处,如双方协商解决的成功几率比较低;让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患者又难免会担心卫生行政部门会不会偏袒院方;诉讼又太费时费力。所以,很多省市开始探索并践行另外一种新的医患纠纷解决方式——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本篇论文分四大块内容:第一个部分是概述部分。该部分主要是概述医患纠纷的概念及特点,以及我国现阶段解决医患纠纷的主要机制。另外,概述了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以及其较之其他机制的优越性,并介绍了我国专门解决医患纠纷的机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即“医调委”。第二部分是介绍了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的四种实践模式——上海普陀区模式、山西模式、北京模式和宁波模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从国内医调委的实践活动中汲取经验。第三部分是其他国家医患纠纷调解制度研究。国外国家主要是列举了美、德、日三国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并从他们国家借鉴适合我们国家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经验,以期完善我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第四部分是讲我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这部分从立法、经费、人员、机构、程序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一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医患纠纷 人民调解 模式 完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10
- 1. 医患纠纷及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概述10-14
- 1.1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特点10-11
- 1.1.1 医患纠纷的特点10-11
- 1.2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概述11-12
- 1.3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较之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优越性12-14
- 1.3.1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与和解12
- 1.3.2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与行政调解12-13
- 1.3.3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与诉讼13-14
- 2. 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实践14-20
- 2.1 上海普陀区14-15
- 2.1.1 上海普陀区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的优缺点14-15
- 2.2 山西省医调委15-16
- 2.2.1 山西医调委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16
- 2.3 北京医调委16-17
- 2.3.1 北京医调委的特点17
- 2.4 宁波医调委17-18
- 2.4.1 宁波医调委主要特点17-18
- 2.5 以上地区医调委优缺点概述18-20
- 3. 其他国家医患纠纷调解制度20-24
- 3.1 美国医患纠纷调解制度20-21
- 3.1.1 美国医患纠纷调解制度概述20-21
- 3.1.2 美国医患纠纷调解制度的借鉴21
- 3.2 日本医患纠纷调解制度21-23
- 3.2.1 日本医患纠纷处理简介21-22
- 3.2.2 日本医疗事故的处理对我国的启发22-23
- 3.3 德国医患纠纷调处制度23-24
- 3.3.1 德国医疗事故调解处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3-24
- 4. 我国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的完善24-29
- 4.1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立法完善24-25
- 4.2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人员的选任和考核25
- 4.3 受理范围和调解程序的完善25-26
- 4.3.1 受理范围的确定25-26
- 4.3.2 调解程序的完善26
- 4.4 保障制度的完善26-27
- 4.5 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敏;宁波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之完善[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7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