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以无锡市陪审员制度运行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03 05:36
自人民陪审员法颁布以来,各地、各级人民法院依法严格实施,有效实现了阳光司法、司法正义和司法民主,提高了普通公民对司法为民、司法公正的理解,而专家型陪审员参与审理,则有效提高了疑难案件审理的精准研判。但是,毋庸危言,实践运行中的人民陪审制度还具有以下问题:遴选过程中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所占比例过高、选任程序未能完全屏蔽素质低、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民陪审员等;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积极陪审员”与“怠慢陪审员”并存现象;陪审质效方面存在个别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开庭审理前有些人民陪审员对案情未能及时研读、理清思路、开庭审理中有些人民陪审员未能积极提问、开动脑筋、庭审后有些人民陪审员不能积极参与评议等;在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环节,部分法院未建立陪审员履职管理、评价工作机制、对人民陪审员监管力度不够等;在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环节,还存在陪审员补助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统一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以及人民陪审员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保障力度较轻等现象。面对这些实际问题,以世界眼光看,改进的措施包括:创新人民陪审员遴选制度,适当降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所占比例、加大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宣...
【文章页数】:53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相关概念
2.1.1 公民的含义
2.1.2 人民陪审员的含义
2.2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人民主权理论
2.2.2 司法民主理论
2.2.3 权责利相统一理论
第3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现状及问题——以无锡市为例
3.1 人民陪审员参审情况
3.1.1 依法遴选人民陪审员
3.1.2 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审案件情况
3.1.3 人民陪审员日常信息化管理情况
3.2 取得的成绩
3.2.1 有效地实现了阳光司法、司法正义
3.2.2 有效地实现了司法民主
3.2.3 提高了普通公民对司法为民、司法公正的理解
3.2.4 专家型陪审员参与有效提高疑难案件审理精准研判
3.2.5 以群众之感受参与案件审理实现法治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3.3 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存在问题
3.3.1 遴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2 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3 管理环节主要问题
3.3.4 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问题
3.4 小结
第4章 国外陪审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4.1 国外陪审制度的考察
4.1.1 英国的陪审团制度
4.1.2 德国的参审制度
4.1.3 日本的裁判员制度
4.2 借鉴
第5章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5.1 人民陪审员遴选制度的创新
5.1.1 适当降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所占比例
5.1.2 资格认证环节确保素质关口
5.1.3 加大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宣传力度
5.2 人民陪审员履职管理的改进
5.2.1 建立健全人民陪审员管理体制
5.2.2 落实人民陪审员审判阶段的权利行使
5.2.3 加大对人民陪审员的监管力度
5.3 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的改善
5.3.1 严格保证人民陪审员各项经费保障
5.3.2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统一完善的奖惩机制
5.3.3 保证人民陪审员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
结语
附件一:人民陪审员问卷表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88258
【文章页数】:53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相关概念
2.1.1 公民的含义
2.1.2 人民陪审员的含义
2.2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人民主权理论
2.2.2 司法民主理论
2.2.3 权责利相统一理论
第3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现状及问题——以无锡市为例
3.1 人民陪审员参审情况
3.1.1 依法遴选人民陪审员
3.1.2 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审案件情况
3.1.3 人民陪审员日常信息化管理情况
3.2 取得的成绩
3.2.1 有效地实现了阳光司法、司法正义
3.2.2 有效地实现了司法民主
3.2.3 提高了普通公民对司法为民、司法公正的理解
3.2.4 专家型陪审员参与有效提高疑难案件审理精准研判
3.2.5 以群众之感受参与案件审理实现法治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3.3 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存在问题
3.3.1 遴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2 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3 管理环节主要问题
3.3.4 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问题
3.4 小结
第4章 国外陪审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4.1 国外陪审制度的考察
4.1.1 英国的陪审团制度
4.1.2 德国的参审制度
4.1.3 日本的裁判员制度
4.2 借鉴
第5章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5.1 人民陪审员遴选制度的创新
5.1.1 适当降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所占比例
5.1.2 资格认证环节确保素质关口
5.1.3 加大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宣传力度
5.2 人民陪审员履职管理的改进
5.2.1 建立健全人民陪审员管理体制
5.2.2 落实人民陪审员审判阶段的权利行使
5.2.3 加大对人民陪审员的监管力度
5.3 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的改善
5.3.1 严格保证人民陪审员各项经费保障
5.3.2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统一完善的奖惩机制
5.3.3 保证人民陪审员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
结语
附件一:人民陪审员问卷表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88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98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