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纠纷解决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纠纷解决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村是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环节,农村地区的纠纷情况不仅关系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农村的法制建设,可以说农村纠纷解决情况影响农村社区的秩序和稳定。当前我国正处在整体转型时期,根据201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大约有6.2亿,占了全国总人口数的一半,伴随改革而生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农村也尤为明显。目前很多学者对农村纠纷解决情况表现出相当大的关注度。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农村纠纷率和激化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本文以实地考察为主要研究方法,先是从农村的概念及功能、农村纠纷的内涵及类型、农村解决纠纷的主体及依据、农村解决纠纷的方式及效力等几个方面对农村作为一个基层自治组织进行一番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农村存在的纠纷解决机制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 当前,我国的农村在纠纷解决方式上主要是以自主解决、第三方介入的调解和法律诉讼为主。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现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是人民调解机制不健全、解纷效率低、解纷机制单一且缺少衔接等问题。所以根据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农村固有的特点进行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机制,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努力实现不同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有效衔接,以期实现解决农村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农村 农村纠纷 纠纷解决方式 纠纷解决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0
- 1.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10-11
- 1.3 本论文研究的现状11-12
- 1.4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12-13
- 第2章 农村的概述13-16
- 2.1 农村的概念13
- 2.2 农村的功能13-16
- 2.2.1 自治功能13-14
- 2.2.2 建设功能14
- 2.2.3 管理功能14
- 2.2.4 服务功能14-16
- 第3章 农村纠纷的概述16-24
- 3.1 农村纠纷的内涵和外延16-17
- 3.2 农村纠纷的类型17-21
- 3.2.1 经济纠纷17-18
- 3.2.2 婚姻家庭纠纷18-19
- 3.2.3 土地纠纷19
- 3.2.4 邻里纠纷19-20
- 3.2.5 干群纠纷20
- 3.2.6 其他纠纷20-21
- 3.3 农村纠纷产生的原因21-22
- 3.3.1 农村社会的转型21
- 3.3.2 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21-22
- 3.3.3 多元化的利益冲突22
- 3.4 农村纠纷的特点22-24
- 3.4.1 纠纷内容复杂化22-23
- 3.4.2 纠纷数量持续增加23
- 3.4.3 纠纷主体多元化23-24
- 第4章 农村纠纷解决的主体和依据24-31
- 4.1 农村纠纷解决的主体24-26
- 4.1.1 私力救济主体24-25
- 4.1.2 公力救济主体25-26
- 4.2 纠纷解决的主体选择情况26-28
- 4.2.1 纠纷类型对选择纠纷解决主体的影响26-27
- 4.2.2 参与度较高的村委会27-28
- 4.2.3 低使用率的司法所28
- 4.3 农村纠纷解决的依据28-31
- 4.3.1 法律28-29
- 4.3.2 指导性政策29
- 4.3.3 村规民约29
- 4.3.4 传统习俗29-30
- 4.3.5 家法族规30-31
- 第5章 农村纠纷解决的方式和效力31-37
- 5.1 农村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31-33
- 5.1.1 当事人和解31-32
- 5.1.2 民间调解32
- 5.1.3 诉讼32-33
- 5.2 影响村民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因素33-34
- 5.2.1 农村传统历史文化观念33-34
- 5.2.2 经济成本考量34
- 5.2.3 熟人社会的情感因素34
- 5.2.4 社会舆论影响34
- 5.3 农村纠纷解决的效力34-37
- 5.3.1 对当事人的效力35
- 5.3.2 对国家的效力35-37
- 第6章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37-45
- 6.1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内涵37
- 6.2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37-41
- 6.2.1 改革开放前农村的纠纷解决机制37-39
- 6.2.2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纠纷解决机制39-41
- 6.3 目前农村纠纷解决的困境41-45
- 6.3.1 解决纠纷的机制不健全41-42
- 6.3.2 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协调性不高42
- 6.3.3 民间调解组织能力不足42-43
- 6.3.4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日益突出43-45
- 第7章 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建立45-53
- 7.1 建立农村纠纷解决机制遵循的原则45-47
- 7.1.1 依法治国45
- 7.1.2 以人为本45-46
- 7.1.3 公平正义46
- 7.1.4 效率46-47
- 7.1.5 乡情47
- 7.2 建立和完善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措施47-53
- 7.2.1 完善人民调解机制47-48
- 7.2.2 提高诉讼效率48-49
- 7.2.3 促进不同类型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49-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农村基层法院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2 陈柏峰;;村庄纠纷解决:主体与治权——皖中葛塘村调查[J];当代法学;2010年05期
3 谢晖;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J];东岳论丛;2004年04期
4 赵旭东;;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J];法学家;2007年06期
5 郭星华;刘蔚;;纠纷解决机制的失落与重建——从舅权在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所起作用中引发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陈奎;张艳;;纠纷及其解决:原因与路径的另一种思考[J];河北法学;2012年08期
7 范愉;;私力救济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8 杨成;;论农村多元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魏治勋;论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合法性分析范式——对杜赞奇“权力文化网络”的批判性重构[J];求是学刊;2004年06期
10 范愉;;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常亮;民族地区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吕复栋;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纠纷解决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009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