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离

发布时间:2017-05-27 23:04

  本文关键词: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调解制度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方法,与中国儒家的思想理念想契合。调解制度作为对判决的有利补充,是法院处理纠纷的重要手段,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接触愈发频繁,纠纷也随之增加。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期望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由于调解制度自身存在方便、灵活的特点,成为法官处理案件的有利方式,其在实践中的适用不断扩大。与其伴随而来的是调解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漏。长久以来民事诉讼法理论界不断探索对调解制度改革的路径,近年来对调解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提出诸多调解制度改革的方案。实践中,对调解制度的改革也不断尝试。大调解制度的确立,提升了调解的地位。新《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先行调解,强化了调解优先原则。但实践中仍然没有实现对调解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在理论界针对调解制度改革提出的各种观点中,实行调审分离制度获得了较多的支持。调审分离制度是将调解与审判相分离,使调解成为与审判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制度存在。调解程序独立与审判程序,在调解的过程中更注重强调当事人的自愿性,法官更多的时候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调解协议的达成完全是出于当事人自愿的合意。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调解制度改革中都探寻出了自己的道路,其规定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对其中先进的部分,可以结合我国的具体司法环境予以借鉴,形成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文章首先通过案例列举出实践中调解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再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现存调解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行总结和分析。在肯定现存调解制度积极方面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关于调解制度的规定,去粗取精,总结出我国调审分离制度适用的完整程序性规定。调审分离制度的实施,应当更加强调当事人的自愿性,确保调解协议对当事人意志的体现,以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改革后的调解制度不仅仅是法院处理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更应当是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有利法律工具。
【关键词】:调解制度 自愿原则 调审分离 合意型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5.1;D92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案例12-14
  • 案例一12
  • 案例二12-13
  • 分析13-14
  • 一、 当前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4-21
  • (一) 职权主义色彩严重15-18
  • 1. 强制调解15-16
  • 2. 调解违背当事人意愿16-17
  • 3. 缺乏对事实真相的查明17-18
  • (二) 程序性规定不完善18-19
  • 1. 调解程序启动随意性大18-19
  • 2. 调解期限不明确19
  • (三) 限制当事人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19-20
  • 本章小结20-21
  • 二、 调审分离制度概述21-28
  • (一) 调审分离制度的概念及特点21-22
  • (二) 调审分离制度实行的可行性22-24
  • (三) 国外立法成就及借鉴24-27
  • 1. 日本24-25
  • 2. 美国25-26
  • 3. 德国26-27
  • 本章小结27-28
  • 三、 调审分离制度的构建28-34
  • (一) 完善民事调解相关立法28-29
  • 1. 将调审分离作为一项原则予以规定28
  • 2. 制定调解程序性规定28-29
  • 3. 完善调解监督措施29
  • (二) 保障当事人调解的自愿性29-30
  • (三) 设立调解专案法官30-31
  • (四) 关于调解程序实施的具体规定31-33
  • 1. 调解程序的设定31-32
  • 2. 调解协议的效力及法律监督32-33
  • 本章小结33-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周翠;;中国与德国民事司法的比较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陈云生;;论宪法和法律控制的终极价值——社会和谐[J];法学杂志;2007年02期

4 章武生;司法ADR之研究[J];法学评论;2003年02期

5 李浩;论法院调解中程序法与实体法约束的双重软化──兼析民事诉讼中偏重调解与严肃执法的矛盾[J];法学评论;1996年04期

6 刘芳;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困惑与出路[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李浩;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8 刘敏;论现代法院调解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5期

9 辛国清;;美国法院附设ADR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10 王璇;;调审分离: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路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欣 王克楠;[N];法制日报;2001年


  本文关键词: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01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