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05:11

  本文关键词: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律师在庭外发表言论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法院公正审判的有效途径。同时,部分庭外言论是律师为了占据诉讼优势地位而设计的诉讼策略。但是,个别律师在关注度较高的案件中无底线地发表言论,严重侵犯了诉讼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的人格权、刑事被告人公平受审权,干扰了法院的独立审判,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伤害。律师当自律,庭外需慎言。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对律师庭外言论内涵和理论基础的论述。从身份、时空、方式三个维度,本文对律师庭外言论内涵进行了界定。律师庭外言论是律师行使言论自由权的表现,并具有监督与制约司法权力重要功能,这是律师庭外言论的正当性来源。第二部分是对律师慎言义务的合法性分析。首先介绍社会焦点案件中律师庭外言论大量存在的原因。其次,结合“药家鑫故意杀人案”、“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等相关案例,分析律师的不当庭外言论给公共利益(审判独立、律师行业形象)和私人利益(被告人公平受审权、人格权)造成的损害。这是律师庭外需慎言的现实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现行规范的梳理,并反思相关规范的现实缺陷。因我国规范中直接规制律师庭外言论的条文较少,该部分结合其他执业原则,如律师的保密义务、尊重同行、维护司法权威等,探讨我国涉及律师慎言义务的规定,并提出了现行规范存在的两方面不足。第四部分是对美国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立法和制度建设的考察,介绍了“重大偏见的高度可能性”的原则性标准、“安全港规则”、律师针对不利言论的“回应权”、对“借人头”行为的规制等美国经验,为我国相关的立法和制度完善供了参考。第五部分提出制定包含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的统一执业行为规范,禁止律师发表影响公正审判的言论,确立委托人和其他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原则的立法建议。同时,建议加强律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律师对法律的信仰内化于心。此外,建议建立司法发言人制度,作为一项配套建制,司法发言人制度可以防止不当舆论对审判的过度介入。
【关键词】:律师 庭外言论 慎言义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5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2
  • 一、律师庭外言论的基本概念12-16
  • (一)律师庭外言论三维界定12
  • (二)律师庭外言论的理论基础12-16
  • 二、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的理论证成16-26
  • (一)律师庭外言论与社会焦点案件16-17
  • (二)律师慎言义务的理论基础17-26
  • 三、我国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的法律规范与现实26-30
  • (一)律师的慎言义务与律师的保密义务27
  • (二)律师的慎言义务与尊重同行27-28
  • (三)律师慎言义务与司法权威、司法公正28-29
  • (四)律师慎言义务与社会稳定29
  • (五)相关规范的现实缺陷29-30
  • 四、美国律师庭外慎言义务规定30-34
  • (二) 从“合理推断性”原则到“重大偏见的高度可能性”标准30-32
  • (三)“安全港规则”32-33
  • (四)“第二个安全港”:律师反驳不当言论的“回答条款”33
  • (五)对“借人头”行为的规制33-34
  • 五、我国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的制度完善34-38
  • (一)原则确立:禁止发表有损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言论35-36
  • (二)规则制定:“安全港规则”和“回答权”36
  • (三)教育引导:加强律师职业道德的教育36-37
  • (四)配套建制:司法发言人制度37-38
  •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千古洲;我们的客户在哪里? 从一份“每周市场计划战略”和一本书看律师的成长[J];中国律师;2003年07期

2 文心;代表直选会长:是标本还是榜样——深圳律师启动自治进程[J];中国律师;2003年09期

3 高树;谁为律师正名?[J];中国律师;2003年10期

4 ;“首届华东律师论坛”在青岛开办[J];中国律师;2003年11期

5 斯伟江;我们这一代律师的使命[J];中国律师;2003年11期

6 张巍;以天下为己任 以社会为己任——北京女律师不让须眉[J];中国律师;2003年11期

7 张丽艳;1927-1937年上海律师业发展论析[J];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8 王进喜;律师的流动:管理策略与理由[J];中国司法;2004年06期

9 周颖;为律师正名[J];民主与科学;2005年01期

10 王丽;中国律师的走向——《律师法》修改前瞻[J];中国司法;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逊辉;;年轻律师应该怎样确定和发展自己的专业定位[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陈武能;;论我国律师面临的心理危机[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3 尤正海;;关于完善我国律师业诚信体系的设想[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于恒兵;;论青年律师成长之路[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曹珊;;论青年律师的成长[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王玉亮;;律师业的文化战略与律师文化[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诸葛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西部律师业的影响[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青年律师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兼论青年律师如何拓展业务[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杨华;;以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为抓手促进律师事业健康发展——对云南律师党建工作的思考[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贾午光;张晓维;;我国律师继续教育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萍;公布律师不良记录 有利行业发展[N];中国工商报;2003年

2 赵志疆;“一元律师”值得期待[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记者 刘勇;证券律师探深浅[N];重庆商报;2001年

4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司法》杂志副总编辑 刘武俊;法官与律师应回归角色本位[N];法治快报(广西政法报);2004年

5 陈宜;律师法应凸显律师使命[N];法制日报;2003年

6 司法部部长 张福森;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律师与法官关系[N];法制日报;2004年

7 骆轩;律师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N];法制日报;2005年

8 王贺立;也谈法官与律师的和谐[N];法制日报;2005年

9 崔玉清;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律师[N];法制日报;2005年

10 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律师法的时序定位[N];法制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宝江;资产证券化意见书与律师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耿利航;法律移植与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律师惩戒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陈江红;我国的政府律师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鑫;律师诚信制度构建的传统伦理资源及路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牛庆军;中国律师文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李媚;律师专家责任的范围[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经春;我国律师群体的媒体形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强;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律师职业群体的作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郝韶泽;我国青年律师生存困境的破解[D];湘潭大学;2009年

9 吕啸;我国律师收费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肖文斌;律师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律师庭外慎言义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01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3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