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调解及调解实务
本文关键词:论司法调解及调解实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司法调解及其实务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在中国,调解的种类很多。因调解的主体不同,调解有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以及律师调解等。 第二部分,司法调解利弊分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司法调解的功能定位,司法调解有利于实现诉讼程序的公正;司法调解有利于促进法律规范不断完善;司法调解的纠纷解决功能。 第四部分,阐述了儒家文化下的司法调解,儒家文化有利于形成法官的仁爱思维,儒家文化有利于提升法官的诚信素质,儒家文化有利于强化法官的民本理念。从“仁爱”到爱人,不仅仅是个传统文化素养问题,更是一个法官的人生素养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司法调解的着力点应多在益民、惠民上下工夫出成效。 第五部分,从实务角度出发,介绍调解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分析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实务,相邻关系纠纷调解实务,物业纠纷调解实务和建房纠纷调解实务。
【关键词】:司法调解 功能定位 儒家文化 调解实务 纠纷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6
- 第一章 调解的种类及与其他纠纷解决模式对比6-10
- 1.1 调解6-8
- 1.2 调解和其他纠纷解决模式8-10
- 第二章 司法调解利弊10-12
- 2.1 司法调解的优点10
- 2.2 司法调解的弊端10-12
- 第三章 司法调解的功能定位12-15
- 3.1 司法程序有利于实现诉讼程序的公正12
- 3.2 司法程序有利于促进法律规范的完善12-14
- 3.3 司法程序的纠纷解决功能14-15
- 第四章 儒家文化视角下的司法调解15-20
- 4.1 儒家文化视角下的法官素质15-18
- 4.2 儒家文化下的司法调解理念18-20
- 第五章 调解实务与技巧20-34
- 5.1 婚姻家庭纠纷实务20-23
- 5.2 相邻关系纠纷调解实务23-26
- 5.3 物业纠纷调解实务26-32
- 5.4 建房纠纷调解实务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6-37
- 致谢37-3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周少元;;近代商人群体的出现与传统法等级观念的动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孙昌兴;甘怀锋;;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问题探析——从合同法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顾元;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杨慧;;论消费争议解决途径的障碍及疏通[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周梅;浅议荀子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刘艳芳;;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富;张敏;蔡永彤;;现状重估·存在价值·制度强化——新民诉法后时代民事检察监督再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谢桦;;论中国医疗纠纷ADR解决机制的建构[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5 张锐智;;论我国传统法文化在健全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赵志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几个问题的探讨[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8 才惠莲;蓝楠;黄红霞;;我国水权转让法律制度的构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于晓晴;高峰;;民事检察监督范围探析[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红颜;商人自治组织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思考[D];河北大学;2007年
3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谅;调裁制度的发展与理论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郭露璐;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司法调解及调解实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4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2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