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某监狱假释状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6-05 22:14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某监狱假释状况调研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的新规定缩小了减刑幅度,延长了死刑缓期罪犯、无期徒刑罪犯的最低执行刑期,从法律上废止了“重罪多减”这种不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规定。但新规定也弱化了现行监狱奖惩机制对部分罪犯改造表现的制约,加重了狱内部分服刑人员的思想负担,影响了其改造积极性,加大了监狱的监管压力。同时,新规定也确立了一些有利于扩大假释适用的规定,如对《刑法修正案(八)》中假释的实质条件“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做了更加具体的规定,放宽了老病残犯的假释条件等。笔者作为一名监狱干警,从保护罪犯合法权益,维护监管稳定出发,希望抓住现有法律、法规中有利于扩大假释适用的有关规定,尽可能减少法律政策变革给监狱带来的震荡。笔者更加期待完善现行减刑假释法律规定,提升现有社区矫正工作能力,促进假释制度的扩大适用,最终形成“假释为主,减刑为辅”的合理刑罚执行模式。 笔者站位在一个监狱假释工作执法者的身份上,通过分析河北省某监狱在开展假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司法实践中,监狱在办理假释案件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无奈。以点带面,揭示了目前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中假释适用的现状和不足之处,阐明了推广假释适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完善假释制度的具体措施。倾向于在合理合法、宽严适当的前提下,,一切从有利于罪犯早日回归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当前假释工作所面临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刑罚 假释 监狱 罪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7;D924.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假释制度的意义11-14
- 1.1 有利于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维护监管稳定11-12
- 1.2 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监狱人格”,使监狱优化配置行刑资源12
- 1.3 有利于解决监狱经费压力,减少行刑成本12-13
- 1.4 有利于罪犯顺利回归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13
- 1.5 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13-14
- 第2章 河北省某监狱假释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14-17
- 2.1 假释适用率上升缓慢,相比减刑适用率始终维持在低位运行14
- 2.2 短刑期罪犯适用假释率较高,长刑期罪犯适用假释率偏低14-15
- 2.3 老病残犯、精神病犯假释率畸低15
- 2.4 假释考验期与减刑幅度无明显差别,罪犯假释意愿不高15-16
- 2.5 假释再犯罪率极低,社会效果明显优于减刑16-17
- 第3章 河北省某监狱假释工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7-24
- 3.1 法律规定方面存在的缺陷17-19
- 3.1.1 对假释限定范围的不合理规定17-18
- 3.1.2 假释的实质条件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差18-19
- 3.1.3 假释的适用条件和考验期规定的过于僵化,限制了罪犯对假释的适用意愿19
- 3.2 刑罚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19-24
- 3.2.1 地方“土政策”的束缚19-20
- 3.2.2 过于严格的责任倒查制度20-21
- 3.2.3 办理假释手续繁琐,社区矫正平台薄弱21-24
- 第4章 完善假释适用的建议24-35
- 4.1 修改假释法律制度,扩大假释面24-28
- 4.1.1 对限制假释的罪犯区别对待,放宽假释条件24-25
- 4.1.2 降低“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标准,细化操作25
- 4.1.3 修订老病残犯的假释、保外就医规定25-26
- 4.1.4 制定针对狱内精神病犯的治疗规定26-27
- 4.1.5 适当放宽特殊情况下假释的实际执行刑期和考验期27-28
- 4.2 理顺假释在司法实践中的操作28-35
- 4.2.1 构建累进制假释制度28-29
- 4.2.2 重新配置假释裁决权力29-30
- 4.2.3 建立检察机关对假释适用的同步监督机制30-32
- 4.2.4 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32-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刊编辑部;崔婧;王平;姜树政;;完善减刑、假释制度实务研究[J];山东审判;2008年05期
2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周玉华;丁义军;侯建军;刘玉安;;关于完善减刑假释制度的调研报告[J];山东审判;2009年04期
3 魏化鹏;;假释监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犯罪研究;200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某监狱假释状况调研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4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2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