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设想

发布时间:2017-06-16 01:12

  本文关键词: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设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日益进入社会生活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公证程序中最关键的就是公证证据,公证从申请到出证就是围绕着公证证据的核查而展开的。公证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预防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并有助于当事人避免通过法院繁琐的程序去解决纠纷,更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公证工作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关于公证证据方面的规定,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法律规定中非常鲜有。在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公证证据规则,这一缺憾,导致日常办理公证中举步维艰。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国不仅没有统一的证据规则,就连公证证据制度也少之甚少。仅有的一些规定只是泛泛概括、不够细化,不能适应我国公证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公证行业的现状也不相匹配。笔者从事公证工作十年,在工作实践中接触了大量的案例,日常办理公证过程中苦于没有证据规则可依,经常遇到一些关于公证证据审查使用的疑点、难点。深刻体会到没有一部统一的公证证据规则对公证行业办证实践的影响以及构建公证证据规则的必要性。我国公证证据制度存在以下缺陷:规定甚少且过于原则化;缺少可操作性;不符合一般证据规则通例。它给公证实践造成了不良影响,包括公证质量不高,不易发现错假证;无章可循,公证员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当务之急应建构公证证据规则。公证证据规则的建构应遵循法制、科学、合理原则,严格证据制度原则,强制性和程序性原则。从构建公证证据资格规则、收集核实规则、审查采信规则、权责明确规则等方面提出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具体措施,对公证工作实践具有参考价值,有效减少公证员的执业风险,使公证当事人与公证员之间权责更明确。
【关键词】:公证 公证证据 公证证据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公证及公证证据概述11-19
  • 1.1 公证概述11-12
  • 1.1.1 公证的概念与起源11
  • 1.1.2 我国公证制度的发展11
  • 1.1.3 公证制度的价值11-12
  • 1.2 公证证据的概念与种类12-15
  • 1.2.1 公证证据的概念分析12-13
  • 1.2.2 公证证据的种类划分13-15
  • 1.3 公证证据的证明15-17
  • 1.3.1 公证证据的证明主体15-16
  • 1.3.2 公证证据所证明的客体16-17
  • 1.3.3 公证证据的证明责任17
  • 1.3.4 公证证据的证明标准17
  • 1.4 公证证据在公证程序中的作用17-19
  • 第2章 我国公证证据制度的现状、缺陷及弊端19-23
  • 2.1 我国公证证据制度的现状19
  • 2.2 我国公证证据制度存在的缺陷19-20
  • 2.2.1 规定甚少且过于原则化19-20
  • 2.2.2 现有规定缺乏可操作性20
  • 2.2.3 不符合一般证据规则的通例20
  • 2.3 公证证据制度缺陷引发的弊端20-23
  • 2.3.1 公证质量下降,且不易主动发现错假证20-21
  • 2.3.2 无章可循,,公证员承担无限责任21-23
  • 第3章 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必要性和原则23-27
  • 3.1 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必要性23-24
  • 3.1.1 公证业务发展的迫切要求23
  • 3.1.2 公证证明活动的现实需要23-24
  • 3.1.3 提高公证质量和公证公信力的需要24
  • 3.2 公证证据规则的构建原则24-27
  • 3.2.1 法制、科学、合理原则24-25
  • 3.2.2 严格证据制度原则25
  • 3.2.3 强制性、程序性原则25-27
  • 第4章 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具体措施27-41
  • 4.1 建构公证证据资格规则27-30
  • 4.1.1 公证证据取得的途径27-28
  • 4.1.2 公证证据的资格审查标准28-30
  • 4.2 建构公证证据收集核实规则30-36
  • 4.2.1 公证机构依法履行核实义务30-31
  • 4.2.2 明确公证机构对证据的核实范围31-32
  • 4.2.3 明确公证机构对证据的核实方式32-33
  • 4.2.4 公证机构通常采用的主要核实方式33-36
  • 4.3 建构公证证据审查采信规则36-39
  • 4.3.1 公证证据的审核制度36-37
  • 4.3.2 建立公证证据的采信认定标准37-38
  • 4.3.3 公证程序中对证据的审查重点38-39
  • 4.4 构建公证证据权责明确规则39-41
  • 4.4.1 建立当事人举证责任自负和公证员免责相结合39-40
  • 4.4.2 建立法定证据认定规则与公证员自由心证规则相结合的运用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明;;证据规则对法律事实建构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裴苍龄;;证据学的大革命——再论实质证据观[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王晓云;;再论我国公证制度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2年07期

4 谈者;徐梁栋;;公证功能论[J];中国公证;2012年12期

5 赵大程;;公证制度在稳定经济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超前服务功能[J];中国司法;2013年02期

6 王丞;赵鑫;;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5期

7 陈晓军;;公证机构“核实权”的立法思考[J];民营科技;2012年07期

8 马维;;论公证的证明标准[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4期

9 张学晶;;公证证据的若干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志;勘验、检查笔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但唐付;刑事庭审证据调查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陈伟东;论公证的审查范围和核实义务[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建构我国公证证据规则的设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54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