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诉调对接: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之探索

发布时间:2017-06-29 22:20

  本文关键词:诉调对接: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之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回应社会需求,司法界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尝试“诉调对接”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果,成为法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导力量,引起了学界和司法界的广泛关注。诉调对接机制有效地缓解了法院的审判压力,实现法院诉讼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功能互补,增强了公众对社会调解的信心,及时消解了大量矛盾纠纷,遏制了涉诉上访的增长势头,为解决“执行难”问题开辟新的路径。但经几年的探索,该机制仍处于从制度创新向制度完备的改进阶段,缺少统一的法律规范调整,尚未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体系,影响了该机制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本文对诉调对接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准确界定,结合社会控制和战略联盟理论、法治思想和法律程序理论、替代纠纷解决与司法中心理论等,分析诉调对接机制的理论源流。选取上海浦东新区、江苏南通、广东中山诉调对接机制运行情况为样本,分析我国目前诉调对接机制的运行现状,通过价值分析、实践验证及域外借鉴,发掘其背后的理念价值,诠释诉调对接的在多元化纠纷机制中的法治基础,进一步论证诉调对接理论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围绕诉调对接存在的理论争议、法律困境、意思自治、规则冲突等现实问题,,冷静分析现实中正当性隐患、角色错位、能动司法滥用等问题的原因,为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立法、私权自治、法院定位、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同时,就“诉调对接”的运行原则、流程设置、平台搭建、核心保障等问题提出设想,并对构建司法审查制度、调解前置、确认救济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希望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民事司法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为促进国家法律体系与社会善治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诉调对接 多元化纠纷机制 途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
【目录】:
  • 内容提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
  • 1. 程序法制度下的一般理论7-10
  • 1.1. 诉调对接的概念及特征7-8
  • 1.2. 诉调对接的理论源流8-9
  • 1.2.1. 社会控制和战略联盟理论8
  • 1.2.2. 法治理想和法律程序理论8-9
  • 1.2.3. 替代纠纷解决与司法中心理论9
  • 1.3. 诉调对接的社会价值9-10
  • 1.3.1. 利益多元和冲突主体内在需要的主动选择9-10
  • 1.3.2. 司法有限性的能动召唤与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合10
  • 1.3.3. 法院诉讼与人民调解实现功能互补10
  • 2. 诉调对接的实践验证10-15
  • 2.1. 我国诉调对接的现实观察10-12
  • 2.1.1. 地方实践及发展10-11
  • 2.1.2. 现状及主要模式11-12
  • 2.1.3. 诉调对接的现实V缇

    本文编号:499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99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