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辩诉交易中价值冲突的整合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辩诉交易中价值冲突的整合及其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辩诉交易 价值冲突 整合 启示 认罪协商
【摘要】:美国的辩诉交易在法律制度中占据着巨大的份额,对整个美国司法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司法制度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辩诉交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分析,对其中出现的价值冲突以及整合的学习,使之对我国的司法改革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对美国辩诉交易的历史背景和它的运行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与我国现有司法制度的不同以及在冲突整合中所体现出的各法律价值的大小。在当代的法律制度中,英美法系的国家在辩诉交易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的司法改革中,希望借助对美国辩诉交易自身冲突以及整合的分析,让我国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中找到最优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对于当事人或者是对于国家司法机关而言,力求实现三赢的局面。美国辩诉交易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理念,是各国学习的蓝本,但是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国情,具体到各国的应用上也是形态各异。但是辩诉交易在各国体现出的法的价值是相通的、稳定的。在各国的法律制度中,辩诉交易是解决公平、效率、正义等价值的中和体,它的精髓是在价值冲突的整合上,使各国的法律制度可以更加和谐的运行。我国在辩诉交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诉讼法中,借助美国辩诉交易的核心价值,进行我国的本土结合,让价值的整合与现行的司法制度可以很好地融合起来。对于解决在实践当中遇到的案件数量大,效率低下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因此,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土壤上,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对此国内的学者也一直保持对其极高的关注度。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孟广虎案”以及在2014年推行的刑事速裁制度等可以看出国内的学者对美国辩诉交易的研究持有很高的热情,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面对案件的积压,以及公众对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需要找到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而美国的辩诉交易是很成熟的机制,因此选定它为研究对象。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选题的意义,选题的背景以及关于辩诉交易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点等相关的论述。第二部分是对美国辩诉交易的概述,本部分是从整体上介绍了辩诉交易的概念以及在历史演进中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美国辩诉交易产生的原因,并与推进美国辩诉交易发展的因素做出区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区别,着重介绍美国的辩诉交易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概念。通过对美国辩诉交易的历史的梳理,推导出辩诉交易在各个历史不同的阶段表现出的不同形式,在此基础上对辩诉交易进行分类。辩诉交易在发展中需要遵守的一些黄金的法则--基本原则的探讨。通过对基本原则的梳理为美国的辩诉交易在各国出现的不同形态打下基础。在本部分还专门介绍了辩诉交易以及与辩诉交易相关的概念、制度的区分。针对在现有的文献中,不区分造成的混同以及各概念之间的差别。通过世界各国对美国辩诉交易的吸收和借鉴,以及世界各国在深入分析美国辩诉交易的基础上制定与本国司法制度相融合的运行模式来说明美国辩诉交易强大的影响力。列举辩诉交易在各国运行的不同形态以及与各国体制相结合所改进的主要方面。第三部分主要列举了美国辩诉交易在运行中存在的冲突,从美国辩诉交易中所体现出的公平与效率为突破口,分析了其在程序与实体,形式与目的等冲突的表现以及在此冲突中美国的司法体制是如何进行变通并以此来推进辩诉交易的发展。本部分是本文要解决冲突的最主要板块。通过对美国辩诉交易冲突整合的学习,找出美国辩诉交易自身在冲突整合中所表现出的最本质的法的价值,并从冲突中分析出辩诉交易的核心理念。下文的整合就是对本部分的呼应。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上述冲突的解决。在美国辩诉交易的价值博弈过程中,各国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对美国的辩诉交易移植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重心也是不同的,本部分是学习美国的辩诉交易如何整合冲突,明确了在辩诉交易中,各国对价值的选择和各国对价值选择的一些共识。通过对整合的分析,使辩诉交易的核心能更好的提炼出来,并对美国辩诉交易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移植和借鉴。使辩诉交易的框架结构以及辩诉交易所蕴含的法的最本质的价值表现出来。通过分析辩诉交易内部的冲突与整合,使辩诉交易的核心概念更加清晰。第五部分介绍了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列举中国的学者对美国辩诉交易的研究,以及我国在探索与美国辩诉交易相关制度的实践基础上,总结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发展的障碍,以及我国在实践中认罪协商机制的探索。从具体的实践中来找到辩诉交易在我国能否实行的答案。本部分主要以朝阳检察院的认罪协商制度为例,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最终为我国的司法改革献计献策。
【关键词】:美国辩诉交易 价值冲突 整合 启示 认罪协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71.2;DD9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18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1.1 题目来源11
- 1.1.2 研究的目的11-12
- 1.2 研究的意义12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
- 1.3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12-16
- 1.3.1 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14-16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6-18
- 1.4.1 研究方法16
- 1.4.2 本文的创新点16-18
- 2 美国辩诉交易概述18-29
- 2.1 美国辩诉交易以及相关制度的概念18-20
- 2.1.1 美国辩诉交易的概念18
- 2.1.2 与美国辩诉交易相关的概念解读18-20
- 2.2 美国辩诉交易的历史发展以及成因20-23
- 2.2.1 美国的辩诉交易的历史发展20-22
- 2.2.2 辩诉交易在美国的成因22-23
- 2.3 辩诉交易的分类及其原则23-26
- 2.3.1 辩诉交易的分类23-25
- 2.3.2 辩诉交易的原则25-26
- 2.4 世界各国对美国辩诉交易的吸收以及借鉴26-29
- 3 美国辩诉交易的价值冲突29-35
- 3.1 美国辩诉交易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29-30
- 3.2 美国辩诉交易中目的价值与形式价值的冲突30-31
- 3.3 美国辩诉交易中“良法”和“恶法”的冲突31-32
- 3.4 美国辩诉交易中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冲突32-33
- 3.5 美国辩诉交易背后的权力与利益冲突33-35
- 4 美国辩诉交易的价值冲突之整合35-42
- 4.1 美国辩诉交易中公平与效率的整合35-37
- 4.2 美国辩诉交易中目的价值与形式价值的整合37-38
- 4.3 美国辩诉交易中“良法”与“恶法”的整合38-39
- 4.4 美国辩诉交易中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整合39-40
- 4.5 美国辩诉交易背后的权力与利益整合40-42
- 5 美国辩诉交易价值冲突整合对我国的启示42-47
- 5.1 美国辩诉交易对中国借鉴意义之争议42-44
- 5.2 我国对辩诉交易制度的实践探索44-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波;;程序正义的社会心理学及在纠纷解决中的运用[J];北方法学;2016年01期
2 杨庶豪;;如何构建中国式的辩诉交易[J];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3 许莎丽;邓昭辉;;论美国的辩诉交易及其在我国的可借鉴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4 徐美君;;德国辩诉交易的实践与启示[J];法学家;2009年02期
5 高珊琦;;辩诉交易制度移植之障碍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6 李海雷;;辩诉交易制度在中国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年13期
7 王蕾;李玉敏;;浅析美国辩诉交易制度[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孙倩,蒋迅;试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可借鉴性[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唐青利;论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10 江雁飞,江鹏飞,赵景川;关于辩诉交易的理性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宇欣;论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在中国的适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信戈;辩诉交易本土化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3 黄泓崴;我国建立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分析和设想[D];复旦大学;2012年
4 孙媛媛;辩诉交易制度引入我国的立法思考[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1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1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