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鲜见参照到常规参照——基于指导性案例参照情况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从鲜见参照到常规参照——基于指导性案例参照情况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鲜见参照 常规参照
【摘要】:我国指导性案例处于鲜见参照的境地:整体参照率极低,参照所涉省域有限,参照多见于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鲜见于高级人民法院,未见于最高人民法院。鲜见参照的成因,包括指导性案例的"产品缺陷"、案例指导制度的多处"硬伤"以及司法环境的不相匹配。由于指导性案例在"原产地"、法律领域、来源案件年份的分布上严重失衡,案例发布存在较长时滞,因此鲜见参照的存在在当下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它将案例指导制度的系统性风险控制在一个很低的限度内。新近的制度发展对鲜见参照的改善重点在于规定了引述要求,建立了来自诉讼当事人的制约机制,但将参照内容限定为裁判要点存在制度隐患。从鲜见参照到常规参照的嬗变取决于就业已发现的病因对症下药。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鲜见参照 常规参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20118)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团队项目(IFYT150023)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颁行初步确立了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1)《规定》第7条言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例时应当参照。”据此,指导性案例的功能定位于供人民法院办理类似案件时予以参照,参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作翔;徐景和;;解读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技术[J];法制资讯;2011年05期
2 刘再辉;;指导性案例产生的根据、程序及障碍[J];政法学刊;2008年03期
3 黄京平;;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公共议题刍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孙秋伟;李杰;;构建我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当事人意义[J];知识经济;2012年02期
5 李亚凝;;以基层经验为基础的集中决断模式——论我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的本土化趋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6期
6 胡云腾;吴光侠;;《关于编写报送指导性案例体例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2年09期
7 王莹;;指导性案例的法理刍议[J];学理论;2012年23期
8 叶涛;;浅议指导性案例的入选标准[J];改革与开放;2012年24期
9 张骐;;再论指导性案例效力的性质与保证[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1期
10 罗四维;;判例编号的结构与功能——以最高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为主要素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琳佳;;指导性案例的识别与适用——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6个指导性案例的缺陷切入[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2 唐文;;职业法官发现法律之路——从疑案裁判个案到指导性案例的升华[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邓新建;四道门槛严把指导性案例发布关[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最高人民法院 胡云腾;谈指导性案例的编选与参照[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白龙;参照指导性案例 不是依葫芦画瓢[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周斌;审案应参照指导性案例不得借题发挥[N];法制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蒋皓 袁定波;指导性案例量足质高作用更明显[N];法制日报;2013年
6 王晓红;省法院启动指导性案例合作研究[N];江苏法制报;2008年
7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朱建敏;指导性案例的内涵与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黄金富 江勇;高级法院应为指导性案例的发布主体[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 郎贵梅;论指导性案例的编写[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先明;用好用活指导性案例 努力实现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玉;刑事指导性案例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良;我国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吴姣姣;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3 吴昊;论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D];苏州大学;2015年
4 张成双;指导性案例适用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蒋玉龙;论我国刑事指导性案例不指导现象及应对[D];吉林大学;2016年
6 李春叶;论中国指导性案例的性质和效力[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7 霍婵婵;论我国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D];河南大学;2014年
8 黄梦笛;指导性案例范围与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9 李杨;论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的适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建林;论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4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0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