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为主的综合改造刑
本文关键词:以知识为主的综合改造刑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社会 改造模式 矫正刑 改造刑 知识与综合
【摘要】:罪犯改造模式与社会变迁、经济关系变革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农业社会的罪犯改造因监狱惩罚机能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可称之为控制式改造模式,工业社会的罪犯改造模式为基于科学主义的矫正刑。中国特色的改造刑历经着政治模式到法治模式的兑变,同时大有矫正刑全面取代改造刑之虞。站在知识社会的当口,应当坚持对改造刑进行适应性的改造,以契合当今知识社会中罪犯改造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改造刑改造的方向即为以知识为主的综合改造刑。以知识为主是指坚持改造主体、改造内容和改造手段的知识化;综合的改造刑是指改造刑是开放的改造模式和改造刑内部的综合。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知识社会 改造模式 矫正刑 改造刑 知识与综合
【基金】:刘崇亮主持的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监狱惩罚机能的限制——以权力的规范配置为分析视角》(12YJC82006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邓正来在谈到中国当下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秩序时曾指出,涉及应当如何认识或定义“中国”时,在一个开放的全球性世界结构中,不仅作为定义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定义本身赖以为凭的话语系统也需要根据当下的立场进行重构,否则我们将没有基本的哲学根据去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崇亮;;本体与属性:监狱惩罚的新界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2 王利荣;罪犯改造的价值与冲突[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3 刘崇亮;;监狱惩罚机能与改造机能的冲突与融合[J];河北法学;2012年09期
4 刘崇亮;;“重重”刑罚观对监狱行刑的效果——以刑法修正案(八)对刑罚结构的调整为分析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6期
5 郭明;;改造:现代刑罚的迷误及其批判——兼及刑罚范式革命与制度变革的思考[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8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10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2 刘崇亮;;本体与属性:监狱惩罚的新界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武树臣;;移植与播种——个人本位法律观在中国的命运[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4 刘崇亮;;监狱进化的本质与社会属性——兼析监狱进化论[J];河北学刊;2011年06期
5 张峰;;论现代刑罚的品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张晶;中国现代监狱制度价值解读[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樊文;;犯罪控制的惩罚主义及其效果[J];法学研究;2011年03期
8 周光权;刑罚进化论——从刑事政策角度的批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9 白建军;;从中国犯罪率数据看罪因、罪行与刑罚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敏;;着力构建教育改造工作新格局 奋力实现“首要标准”新任务[J];网络财富;2009年20期
2 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课题组;卢志民;唐江伟;;创新未成年犯教育改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3 李明 ,张雯 ,王庆亭;山东监狱改造模式纪录[J];法律与生活;2003年19期
4 徐绪柏;;论律师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司法;2010年12期
5 张建秋;;改造罪犯的“三个延伸”和内部工作[J];政治与法律;1990年05期
6 祝国治;陈向阳;;试论新形势下监狱工作的规范发展(上)——构建罪犯劳动改造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司法;2006年02期
7 时奇文;李秋香;;暴力型罪犯心理矫治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8 韩述钦;;个性化改造:教育改造罪犯的模式创新[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劳期龙;“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开创劳教工作新局面[J];中国司法;2002年01期
10 鲁嘉微;聂薇;;创新教育改造手段与方法 提高女性罪犯改造质量[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狄小华;;试论犯罪的恢复性矫正[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方卫胜邋记者 黄永礼;省监狱管理局探索教育改造模式[N];安徽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健 郑轩;河西监狱完善制度建设 创新改造模式[N];天津政法报;2006年
3 天津市河西监狱;深入查摆 认真整改 扎实推进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N];天津政法报;2006年
4 记者 王刚 通讯员 刘应尧;临夏监狱全面推行“5+1+1”教育改造模式[N];甘肃法制报;2011年
5 吴亚东;监狱女警走上教育改造主战场[N];法制日报;2007年
6 邢宝忠;伊金霍洛监狱开展丰富多彩的监狱文化[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7 记者 高莉;监狱系统创新教育改造模式[N];宁夏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松 黄洁 本报实习生 徐伟伦 苏子开;五位一体改造模式助瘾君子获新生[N];法制日报;2010年
9 蔡韬;我省监狱体制改革成效显著[N];黑龙江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陈颖婕;高墙内的灵魂救赎[N];法治快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林华;监狱“5+1+1”教育改造模式之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胡玺;论罪犯教育改造模式的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王民生;未成年犯改造质量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04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0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