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8-06 13:29

  本文关键词:论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人民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适用范围 民间纠纷


【摘要】:人民调解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社情和民情,对化解民事纠纷、减轻法院的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有很大的存在和发展空间。人民调解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为了使人民调解制度更具操作性,能够更好地发挥调解纠纷、定纷止争的功能,本文针对因现行立法未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制度的具体适用范围带来的弊端,分析了由于立法不完善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并根据实践中的现状和案件类型,提出对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具体适用范围的建议。 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完善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在立法方面存在规定散乱、操作性不强、主体范围狭窄、案件范围不明确的缺陷,实践方面出现了主体范围扩大、案件类型增多、人民调解组织出现新形式等现象,阐明完善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论述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的具体建议。首先论述了确定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下列纠纷也应当纳入人民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一是法人之间、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二是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但暂未纳入法律调整的纠纷;三是因生活琐事引起的属于道德调整的民间纠纷;四是部分轻微的刑事案件,包括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犯罪的轻微刑事案件,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犯罪的轻微刑事案件和其他符合轻微刑事案件范围的案件。
【关键词】:人民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适用范围 民间纠纷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 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立法和实践现状8-16
  • 1.1 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立法现状及缺陷8-13
  • 1.1.1 立法散乱,效力层级不统一11
  • 1.1.2 法律规定模糊,操作性不强11-13
  • 1.2 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实践现状13-16
  • 第二章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16-25
  • 2.1 确定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原则16
  • 2.2 对完善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建议16-25
  • 2.2.1 法人与法人之间、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的纠纷17-18
  • 2.2.2 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但暂未纳入法律调整的纠纷18
  • 2.2.3 因生活琐事引起的属于道德调整的民间纠纷18-19
  • 2.2.4 部分轻微的刑事案件19-25
  • 结语25-26
  • 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藤青;;关于制定《人民调解法》若干问题的综述[J];中国司法;2008年08期

2 贾京平;简论健全我国人民调解法制[J];法学;1986年10期

3 ;人民调解的新发展——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调研报告[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刘金辉,金觉民;刍议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完善[J];中国司法;1998年04期

5 周海霞;;人民调解制度的里程碑——《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人民调解法》 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新发展——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答记者问[J];中国司法;2010年10期

7 吕春娟;;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史凤仪;论人民调解制度[J];东岳论丛;1983年04期

9 沈涧;;作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J];民主;2010年09期

10 拜荣静;;人民调解制度的价值新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燕;;未成年人轻微刑事案件办理机制探索[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2 张济;;改革自诉制度以保护被害人的诉讼权利[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春杨;;完善人民调解 化解社会矛盾——从华北人民政府《关于民间纠纷调解的决定》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张媛媛;;未成年犯罪处遇与刑事和解立法——从董必武立法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柯劲;刘健新;李闽粤;;伤害犯罪案件引入刑事和解机制探讨——以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检察院受理的伤害案件为切入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刘静;张欣;齐迹;宋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适用逮捕措施的机制初探[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李久扬;;从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角度看公安机关对矛盾纠纷引起的轻伤案件管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娅;姚石京;;刑事和解之内涵探析与价值定位——刑事被害救济的新思维[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文红;;刑事和解制度的刑事政策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10 张云香;;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创新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启示[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乌日根巴雅尔;人民调解制度在扎鲁特显威力[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 林琳;愿“东方之花”更加绚烂[N];工人日报;2010年

3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朱鹏飞;发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N];人民日报;2010年

4 巢敏;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辽宁:14个地级市全部建立了人民调解制度[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0年

6 记者 刘可;大力推广人民调解制度[N];北京日报;2010年

7 王斌林;海东将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处理中推行人民调解制度[N];西海农民报;2010年

8 记者 张良 通讯员 杨磊 李晓斌;济南推行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制度[N];济南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丽平;我国将立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N];法制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张成刚 柯小强;石泉实行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制度[N];安康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郭明文;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处理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熊征;甘南牧区藏族民间纠纷的解决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甫永民;村干部职务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陆春萍;合作模式下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的社会化运作[D];上海大学;2008年

8 刘显娅;英国治安法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艳君;从冕宁县档案看清代民事诉讼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斯;论人民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完善[D];广西大学;2013年

2 夏杰;人民调解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丁乐利;对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国晓娇;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的变迁与路径探析[D];烟台大学;2011年

5 宋邯;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蒙钰成;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D];兰州大学;2012年

7 徐迈;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谭小昆;人民调解制度的复兴与困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王翠英;人民调解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郭露璐;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0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30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4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