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调解的乡土逻辑及其政策建议——甘肃天水五个乡村调解个案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论民间调解的乡土逻辑及其政策建议——甘肃天水五个乡村调解个案的调查
【摘要】:甘肃天水农村的民间调解活动,显示其有效性、合理性,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但也出现新的问题,如民间调解依据随意化、调解人面对少数恶势力下权威弱化、有村民希望诉讼解决、个别案件调解不当等。乡村村民选择调解的思维惯性是源于传统的"厌讼"心理,但形成村民"厌讼"心理的社会事实是诉讼的不确定性及其高昂的成本,传统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又进一步强化了村民对民间调解的认同,村民选择调解是明智之举也是无奈的选择,这就是"乡土逻辑"。政策建议:一是对待民间调解,可以更多的宽容,尽量减少行政力量干预;二是积极引导,渐进将国家法传播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需要做也是急迫做的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在少数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做好国家司法基本上替代民间调解的准备。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间调解 乡土社会 小农经济 民间法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9SFB5013)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04调解是指纠纷双方在第三人的斡旋下达成纠纷解决合意的活动。依据调解者的不同,可以将调解分为法院调解、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在我国,民间调解主要是指人民调解制度,但也包括其他非正式的调解形式,如家族调解、邻里调解等。我们通过对甘肃天水若干个农村的实地调查,揭示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晖;;论民间法与纠纷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于语和;于浩龙;;试论民间习惯在民间纠纷调解中的作用——以河北省某村的实地调查为个案[J];法学家;2005年03期
3 吴传毅;;法治中国的时间维度解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董景山;;传统伦理——民众法治意识养成的先具要素[J];兰州学刊;2014年06期
5 贺雪峰;苏明华;;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新球;;女性参与权色交易的社会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曲沛;;论法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肖晖;;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4 刘旺洪;;现代化范式与中国法理学的“理想图景”[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5 孙文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三十年发展的省思[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6 秦怡红;;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冲突的原因及其解决路径[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7 高鸿钧;;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中西古今之间[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8 李麒;;民间水规的法文化解读——以明清山西河东地区水利碑刻为中心的讨论[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9 肖乾利;;西部农村地区法治建设的对策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王亚明;;全球背景下中国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王鑫;;试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立法的依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康宁;;浅论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5 熊晓平;夏宇;郑强;;文化互融与法院队伍之治——兼论中、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6 吴良军;郑强;李小勇;;审判管理遭遇“反差”背后——兼论案件质量评估走出“困局”的机制改进[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王晨;;公正的印迹:刑事裁判文书的功能与风格——以最高人民法院“两评查”活动为切入点的实证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季金华;;理论与历史:法律文化多元化的意义阐释[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9 郑祝君;;外国法律史学科的成长和学术品格的养成——外国法律史学科发展60年[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10 王宇辉;;试论吸纳世界优秀法律文化[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蓓蓓;新时期乡村题材法制电影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6 林雪贞;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公路供给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张婧仪;论法律趋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肖育文;“三调联动”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唐文彬;《申报》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妇女法律传播(1927——1937)[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长青;民事纠纷的行政调解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权文长;法律与社会控制: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传统及当代启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迎军;论法治理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刘帅;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村规民约问题[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8 顾颀;司法公正的伦理冲突及其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大维;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贺燕平;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农村基层法院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2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3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J];法学;1998年08期
4 田飞龙;卢翱;;民法法系法院系统多元性的法律史考察、比较及其启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赵静;;论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J];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1期
6 范愉;;私力救济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7 周世中;刘琳;;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石牌调查——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9期
8 周世中;刘琳;;瑶族新石牌与大瑶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9 张晓晓;;民间法在民事调解案件中的体现——以烟台某基层法院案例为切入点[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吴毅;不同语境下的乡村关系[J];探索与争鸣;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陇夫;[N];法制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楠;广西融水苗族埋岩民间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康磊;;为何在筵席上解决纠纷——对民间调解空间选择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8期
2 王连保;;民间调解的困境和出路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吴博;陈卓雅;;域外民间调解对我国民间调解的启示[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4 韩良良;;民间调解制度调查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刘行玉;夏洪政;;传统民间调解的特点与社会基础[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4期
6 孙顺发;;权威诉求与农村民间调解[J];湖南农机;2010年09期
7 林见春;;民间调解:传统机制的现代表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王玉琴;德吉卓嘎;袁野;;藏族民间调解的脉动[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郝洪斌;闫宝龙;;民间调解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演进及其借鉴意义[J];东岳论丛;2012年03期
10 曹q纯;;民间调解的实证研究[J];天府新论;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培杰;;论民间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王福华;;农村法治与民间调解的走向[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伟伟;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我国的民间调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许敏歌;论当代中国民间调解制度及其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战芳;论民间调解制度及其重塑[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王红超;论民间调解[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辉;黔东南苗族村寨民间调解制度个案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6 刘智彪;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民间调解[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连峰;清代民间调解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马彦逢;对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民间调解制度的法理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杨世超;我国当代民间调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亚锋;论民间调解[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3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8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