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能动与司法公信的应有关系模式

发布时间:2017-08-16 23:14

  本文关键词:司法能动与司法公信的应有关系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能动 司法公信 关系


【摘要】:从应然角度看,司法公信与司法能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司法能动有利于增强司法自治力、司法说服力和司法确定力,能够促进司法公信力的生成;同时,司法公信为司法能动规定价值基础、设定价值目标、提供价值前提,从而成为司法能动的基础和保障。从实然视角看,司法能动因其自身的内在的冲动特性可能会与司法公信的内敛特质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这种紧张关系不可调和,只要我们在司法过程中能够处理好司法主动与司法被动的关系、适用法律与发展法律的关系、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的关系,仍然能够在司法公信与司法能动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模式,在实现司法能动的功能和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护司法公信力。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司法能动 司法公信 关系
【基金】: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项目编号:10ZD&04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司法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0ZDIXM040)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乃是分配利益、调整社会关系和解决纠纷的权威机制,合法性既是社会行动的前提,也是社会行动的结果,“当个人和群体谨慎地解释和运用法律的语言、权威和程序来组织他们的生活和协调他们的关系时,法律也就通过社会生活在运行”,〔1〕法律的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云华;;中国司法能动的规范化构想[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2 马丁·夏皮罗;孙祥壮;;司法审查的全球化[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6年00期

3 顾培东;;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杨铁军;;法律带来的是什么?——评《无需法律的秩序》[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周林彬;陈胜蓝;;商事审判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作用探析:理论与实证[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曹昆;;论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重构——以社会弱势群体信“访”不信“法”为视角[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6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9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秘明杰;;生态文明时代环境权利法定化的理论依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立政;不当得利返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陈金钊;;法官司法的克制主义姿态及其范围[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3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4 傅郁林;;“诉前调解”与法院的角色[J];法律适用;2009年04期

5 公丕祥;;坚持司法能动 依法服务大局 对江苏法院金融危机司法应对工作的初步总结与思考[J];法律适用;2009年11期

6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7 罗东川;丁广宇;;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8 王建国;;司法能动与纠纷解决[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9 ;能动司法制度构建初探[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10 喻中;;吴经熊与马锡五:现代中国两种法律传统的象征[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如何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J];中国审判;2008年09期

2 汪燕;;从选择性司法谈司法公信力的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3 王道春;;从“黄静案”谈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J];文史博览;2006年22期

4 郭鲁生;;关于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5 魏晓雯;;“法官品质与司法公信力研讨会”在江城举行[J];中国审判;2010年07期

6 林一;提升司法公信力[J];今日浙江;2005年18期

7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王明达;吴在存;刘井玉;伍涛;;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调研报告[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8 许俊强;;司法公信力视角下的民事诉讼模式选择[J];福建法学;2007年02期

9 张晓娜;;司法公信力研究——借鉴经济学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史巧云;;依法行权 取信于民[J];浙江人大;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有西;;司法公信力与社会和谐[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张新茂;;浅议加强司法公信力的建设——以董必武法学思想为角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陶成庆;纪岳;冯玉才;;关系模式规范化的一个新算法[A];第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0年

4 徐国定;;关系模式到IFO图的转换[A];第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0年

5 马垣;崔丽;刘鸿雁;梁材;;关系中的概念与命题[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0年

6 ;考虑函数依赖与键的关系模式到XML模式的转换(英文)[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7 蔡昌;崔志娟;杨华;;分离·趋同·协作——税会关系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8 ;考虑约束的DTD到关系模式的映射(英文)[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9 陈鹏;孙莉;陈家训;;保持语义约束的关系模式到XML Schema的映射[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10 王兰成;;数字图书馆XMARC文档的关系模式与数据获取研究[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石黎星 通讯员 汪次安 张雄;服务大局提高司法公信力[N];韶关日报;2010年

2 河南省济源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王卫民;不断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韩元恒 丁力辛 本报通讯员 王卫;用自身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潘福仁;阳光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记者 王逸吟;最高法院加强新闻宣传提升司法公信力[N];光明日报;2011年

6 周孙章;从“醉驾入刑”争论中管窥司法公信力[N];三明日报;2011年

7 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朱江;提升司法公信力[N];北京日报;2011年

8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祥;论司法透明度对司法公信力的决定性影响[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记者 李忠好;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08年

10 记者 赵令蔚;“阳光检务”提高司法公信力[N];汕头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喜平;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司法公信力[D];复旦大学;2008年

2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尤雪英;税会关系模式:国际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D];厦门大学;2007年

4 付小飞;我国行业协会权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刘艳艳;基于数据库集群的海洋环境数据优化存储与分布式管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刘靖北;现代中外政党—国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罗松江;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董国卿;基于模糊本体的网格数据库集成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乾;论司法公信力[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凤;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秦川;论司法公信力[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郑雅文;论司法公信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陈素;当代中国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刘进;司法公信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冯志敏;浅议中国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董海珠;论司法公信力[D];郑州大学;2012年

9 郭振芳;和谐社会视阈下司法公信力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齐云图;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6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86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