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新闻自由的界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22:29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新闻自由的界定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大法官 释宪 新闻自由 言论自由 界定


【摘要】:随着法治化进程的进一步完善,我国越来越重视新闻自由的发展,新闻自由的相关立法也逐步提上议程。而台湾地区作为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自由历经报禁、出版法废除等直至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字对其作出相应的解释,新闻自由才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而台湾地区与大陆同根同源,共同的文化基础,使得台湾地区的法律制度对于大陆具有非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分析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为切入点,分四章内容,分别阐释了台湾地区新闻自由的演变、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新闻自由的界定、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中新闻自由与其他权益的界限、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大陆地区新闻自由立法的启示,从而说明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大陆地区新闻自由立法的借鉴意义,为完善我国新闻自由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台湾大法官 释宪 新闻自由 言论自由 界定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2;D922.1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8
  •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5
  • 第二节 文献综述5-8
  • 第一章 台湾地区新闻自由的演变8-13
  • 1.1 台湾地区报禁期间限制新闻自由发展的法令和政策概述8-10
  • 1.2 解除报禁与新闻自由10-11
  • 1.3 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之背景11-13
  • 第二章 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新闻自由的界定13-24
  • 2.1 对新闻自由主体要素的界定13-14
  • 2.2 对新闻自由内容的界定14-15
  • 2.3 对新闻自由功能的界定15-17
  • 2.4 对新闻自由性质的界定17-20
  • 2.5 对新闻自由与其他自由关系的界定20-24
  • 第三章 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中新闻自由与其他权益的界限24-29
  • 3.1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界限24-26
  • 3.2 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界限26-27
  • 3.3 新闻自由与工作权的界限27-29
  • 第四章 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大陆地区新闻自由的借鉴29-34
  • 4.1 我国大陆地区新闻自由的发展趋势29-30
  • 4.2 新闻立法的目的30-31
  • 4.3 新闻自由主体的确定31
  • 4.4 新闻自由内容的确定31-32
  • 4.5 新闻自由的规制规则32-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7-38
  • 致谢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秋;;新闻自由的性质之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5期

2 宋江明;;浅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和协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3 杨竹彦;;新闻的监督与责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4期

4 杨晓冬;;新闻自由中的平衡[J];理论学习;2008年07期

5 易鑫;;论西方的新闻自由[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6 李霞;;从文明的冲突透视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J];理论界;2010年05期

7 凌言;;资本和权力操纵下的西方新闻自由[J];红旗文稿;2011年17期

8 金璐;;新闻自由与政策法规的博弈[J];新闻传播;2011年10期

9 杨德广;;没有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兼谈“新闻自由”[J];中国高等教育;1987年05期

10 夏勇;;西方新闻自由探讨——兼论自由理想与法律秩序[J];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保军;;论和谐为美的新闻自由精神[A];新闻学论集(第19辑)[C];2007年

2 李彬;李漫;;新闻自由与新闻民主:内涵、语境及问题[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3 谢清果;张汉丽;;台湾新闻自由与民众监督的博弈与出路——从《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说起[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4 鲍丹禾;;论新媒体时代新闻自由的延伸和受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程金福;;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建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6 简海燕;;美国新闻自由与被告公平受审权利的冲突与调和[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7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8 彭桂兵;;“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的历史由来[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明;从拉萨事件看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及我方对策[N];中华新闻报;2008年

2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刘云;失去公信力的“新闻自由”必遭唾弃[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陈宣宇 西安交通大学民商法硕士研究生;新闻自由法律保护的困境与原因[N];西部法制报;2010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西方“新闻自由”严重扭曲事实[N];文汇报;2011年

5 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张首映;新闻自由泛滥之祸及其反思[N];光明日报;2011年

6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沈丁立;美国没有无限的新闻自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7 林风徐;美国并非新闻自由的乐园[N];光明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侯丽;“新闻自由”:媒体缺乏自律的道德幌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张进德;新闻自由VS公正审判[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郑梦熊;正确看待“新闻自由”[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章敬平;论新闻自由[D];苏州大学;2007年

2 江峰;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之维与宪政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商娜红;守护社会良知[D];复旦大学;2003年

4 简海燕;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法律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杜俊伟;论舆论的自组自稳[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牛静;论新闻自由权的具体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毅飞;后“9.11”时代美国新闻自由的“沉沦”及其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历磊;现代社会的新闻自由与舆论引导[D];山东大学;2006年

3 金石;论新闻自由的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米鹏举;政治学视角下的新闻自由及其限制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5 康永;论新闻自由的价值[D];苏州大学;2007年

6 董柳;论新闻自由的相对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悦;新闻自由的渐进与急进[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佳;试论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D];郑州大学;2009年

9 陈晨;宪政视野下的新闻自由及其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吉汉;土耳其的新闻自由实际情况与其管理制度[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1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91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