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诉讼案件的事实认定
发布时间:2017-09-08 13:09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刑事诉讼案件的事实认定
【摘要】:案件事实认定是法官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心证的过程,从形式看是法官按三段论法则,以法律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的逻辑过程。但是,法律是抽象的并不能直接适用,而事实也是复杂的,能否被法律所涵摄只能是一种可能性,这就需要法官不断在事实与法律间往返,将这种事实与法律匹配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案件事实认定作为法律适用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制定法的限制,目前往往将案件事实认定放在证据制度的框架内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选择。但从正当程序的要求来看,案件事实认定显然不仅指证据,证据仅仅是发现事实的一种论证手段,案件事实认定还包含着许多深层次基础理论和外部制度因素,,如心证的地位、真实的标准、权力设置和分配、心证的限制规则等。 无论是古代神判、数量证据规则,还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排除合理怀疑实际上都是心证形成的一种形式,其次从心证形成的过程来看,心证形成必然要受到外部制度条件和认定限制规则的制约。本文从案件事实概念开始,结合国内外案件事实认定的一般理论,重点对心证形成的外部制度条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现行我国案件事实认定制度设计的不足,并提出制度设计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案件事实 事实认定 制度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5.2;D92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1 案件事实概述8-12
- 1.1 事实和事实认识8-9
- 1.1.1 事实所具有的特征8-9
- 1.1.2 事实的构成要素9
- 1.2 法律涵盖的事实9-10
- 1.2.1 制度性事实与其他事实的区别10
- 1.3 法律事实和案件事实10-12
- 2 案件事实认定的一般理论12-16
- 2.1 国外案件事实认定的发展脉络12-13
- 2.2 我国刑事案件事实认定的理论发展13-16
- 3 我国刑事案件事实认定存在的问题16-22
- 3.1 庭审程序不完善16-17
- 3.2 审判职能不清17
- 3.3 法官权力不明17-18
- 3.4 被告人诉讼权利保护不足18
- 3.5 刑事诉讼缺乏免证事实18-19
- 3.6 生效裁判救济程序设置有问题19-22
- 3.6.1 法院和检察院的启动19-20
- 3.6.2 当事人等的启动20
- 3.6.3 审判监督程序的适用的审级20-22
- 4 对我国案件事实认定的建议22-28
- 4.1 法官独立地位的确立22
- 4.2 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22-26
- 4.3 刑事再审事由及审判制度的重构26
- 4.4 完善辩护制度26-28
- 5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宗粤,熊志海;案件事实的概念及构成辨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张明楷;;案件事实的认定方法[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3 张建良,胡子君;我国刑事再审事由设置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评论;2005年01期
4 刘仲秋,熊志海;证据中的事实信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江伟,吴泽勇;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J];中国法学;2002年01期
6 龙宗智;;论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J];中国法学;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814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1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