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中法官裁判权的运行逻辑与话语模式——对一宗居间合同调解案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民事调解中法官裁判权的运行逻辑与话语模式——对一宗居间合同调解案的考察
【摘要】:"权力导向性调解"是我国当下民事调解中的司法国情。法官裁判权通过一定的地理空间和人文空间而得以展开。同时,在不同的空间规制运用不同的话语模式,并通过对话语权的掌握,既可以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又可以降低当事人的对抗性,提高司法的亲和力。这种中国特色的调解制度有成功的地方,但也存在隐忧,能否将其规范化和技术化,也许会成为民事调解发展的一个方向。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调解 法官裁判权 话语权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我国民事调解中,裁判权若隐若现的彰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官经常暗示甚至明示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将导致不利裁判结果,从而促使当事人相互妥协,达成合意,最终促成调解。这种权力阴影下的调解可以称为“权力导向型调解”。它通过一定的地理空间和人文空间展开。同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旭东;习俗、权威与纠纷解决的场域——河北一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J];社会学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张联社;;农村纠纷的社会学思考——基于L村1起遗产纠纷事件的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2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3 刘宁;;权力话语下的女性启蒙——以“文革”三部“革命样板戏”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贾少英;;身体转向语境下林白小说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陈颀;;美国私营监狱的复兴——一个惩罚哲学的透视[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8 陈柏峰;;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以乡村治安工作为中心[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李肖;;论社会转型期的权力制约与利益表达——福柯权力谱系学的现代启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华金余;;“垃圾”还是经典:也谈中国当代文学经典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晋晓兵;;网络匿名:E时代纵火者的覆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根据[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4 曾国东;蔡震宇;;执法观、法治思维与法律权威——一种检察权运行语境的视角[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5 ;权力的眼睛:微博场景的视觉文化研究——从福柯“全景监狱”的隐喻说起[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6 袁晶晶;;从坝坝足球运动看非正式规则的效力[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7 张爱凤;;对当代新闻报道理念和实践的另类思考——文化政治学视角下的媒介批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8 江娟;;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9 鲁楠;;监狱的隐喻——评福柯《规训与惩罚》[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10 钱厚诚;;大卫·哈维对乌托邦理想的反思与重构[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瀚;夏勇;;法理学面临的新课题[J];法学研究;1993年01期
2 陈宝树;姜书诰;;发展市场经济与完善我国刑法[J];法学研究;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长征;审审乡间司法这头“牛”——从电影《老张法官轶事》透视农村的民事调解[J];民主与科学;2005年04期
2 冀宗儒;论民事调解的技术要素[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3 刘玉温;;民事调解解开10年死疙瘩[J];乡镇论坛;2006年05期
4 关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民事调解合同[J];现代商业;2007年27期
5 张新;;论和谐社会背景下民事调解的积极作用及其立法完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金洪亮;吴文峰;余小阳;;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试论民事调解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完善[J];法治研究;2009年07期
7 钱怀瑜;;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调解若干问题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8 支念华;;浅谈熟人在村居社区民事调解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9 陈力;;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J];法律适用;2010年07期
10 陈平;;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调解监督工作难点及对策[J];法学杂志;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高潮;高伟;;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中的心理学问题及对策、方法研究——以法官、当事人的心理分析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2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庆华;谭伟峰;赵鹏;;民事调解检察监督探析[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谷 查啸宏;我市法院大力加强民事调解工作[N];安庆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忠好;安徽大力推进民事调解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通讯员 黄舟山;民事调解延伸到村部[N];安康日报;2009年
4 建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院长 徐江;浅议民事调解工作[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5 朱金龙;民事调解应强化亲和力[N];江苏法制报;2011年
6 刘洋;榆阳区政协民主评议法院民事调解工作[N];各界导报;2009年
7 张双华 单凤侠;刑事附带民事调解策略[N];江苏法制报;2012年
8 陈俊峰;对民事调解工作的建议[N];江苏法制报;2008年
9 龙莹邋通讯员 杨枫 黄金来;古丈法院加强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N];团结报;2008年
10 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区长 杨骁;论民事调解的现状与发展[N];法制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阁;民事强制调解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谦;法院民事调解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平岭;民事调解案件执行率高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13年
3 马瑞;民事调解问题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史劭恒;司法实践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调解[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任继强;当代中国农村民事调解过程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晓晓;民间法在民事调解案件中的体现[D];山东大学;2007年
7 刘芳;民事调解案件再审实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8 蒋小娟;法院民事调解检察监督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9 边文宁;民事调解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贺洁;民事调解撤诉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6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1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