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中心”环境权理论之批判
本文关键词:“司法中心”环境权理论之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权 环境风险 司法中心 自然权利 公众参与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早期至今,环境权逐渐成为我国环境法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实现环境法学科的独立和回应当代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历经30余年的环境权研究逐渐呈现出一种"司法中心"的环境权理论建构模式。"司法中心"的环境权理论呈现出"权利实体化"和"可司法性"的特征,旨在通过公民提起环境诉讼,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但是,在现代风险社会中,环境问题源自现代科技运用所造成的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具有复杂的科技背景、高度不确定性和广泛的利益冲突等特征。传统的"司法中心"的环境权理论因其过度强调环境利益的权利面向以及司法程序本身的高度对抗性和事后性,难以有效减少环境风险,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基于此,今后的环境权研究,应当从"司法中心"的实体性环境权理论建构转向环境行政的正当程序研究,尤其是要建构合理有效的环境行政公众参与机制,化解现代社会中环境风险规制面临的合法性危机。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权 环境风险 司法中心 自然权利 公众参与
【分类号】:D926;D922.68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包括法律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而持续的关注。纵观近年来我国法律学者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强烈的“法律思维”。学者们纷纷诉诸“环境权”这一权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谦;;环境公共决策中个体参与之缺陷及其克服——以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个案为参照[J];法学;2009年02期
2 吴卫星;;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三十年之回顾、反思与前瞻[J];法学评论;2014年05期
3 朱谦;;反思环境法的权利基础——对环境权主流观点的一种担忧[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5 巩固;;环境法律观检讨[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6 陈海嵩;;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7 徐祥民;宋宁而;;日本环境权说的困境及其原因[J];法学论坛;2013年03期
8 吴元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中的信息异化[J];学海;2007年03期
9 陈茂云;论公民环境权[J];政法论坛;1990年06期
10 陈泉生;环境权之辨析[J];中国法学;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斐;;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何志鹏;;可持续发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新视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杨兴;;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强昌文;;论生态主义法律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张荣芳;WTO框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法律冲突与协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秦鹏;;环境权的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企业为例[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4 黄猛;;论我国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合理定位[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仇永胜;黄环;;美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6 陈谨;张树兴;;论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7 梁达西;;绿色民法典:关注并规范环境法律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8 王方玉;;环境民事权利的困境与民法的修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邱正文;;论环境权的不平等性及其克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顾向一;;环境权保护在我国物权立法中的体现[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7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吴涛;公共领导者的战略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丛忻;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袁苑;完善我国节能减排法制的思考与建议[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震;;从民法上的环境权到宪法上的环境权[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2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3 张晓光;论日本民族自然观与民族文化[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4 沈素红;邢来顺;;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绿党对德国政治的影响析论[J];长江论坛;2006年04期
5 巩固;;环保与法治,何以平衡?——环境判例的另类解读[J];朝阳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罗丽;;日本环境权理论和实践的新展开[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7 王小钢;;中国环境法学30年发展历程和经验[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8 彭运朋;;环境权辨伪[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朱谦;环境权问题:一种新的探讨路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汪劲;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1998—2003年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状况调查报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环境权实现方式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谢雨林;;浅议环境权——关于张震《从民法上的环境权到宪法上的环境权》论文评述[J];知识经济;2009年05期
3 张明涛;;环境权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4期
4 曹阳;;浅析环境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5 赵亚男;;我国环境权及相关立法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2期
6 常健;;浅析环境保护与环境权保护之立法[J];人权;2013年02期
7 杨朝霞;;环境权立法,勿要“好大喜功”[J];绿叶;2009年07期
8 侯天民,谢卫东;环境权浅论[J];青海环境;2001年04期
9 谢伟;浅论环境权救济实现方式的扩展[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10 刘莉;浅析环境权产生的基础[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林;;论环境权[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冬香;;农民环境权的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娴;;云南省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谷德近;;论环境权的属性[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5 胡静;;论环境权的要素[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吴卫星;;环境权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7 何晓榕;;环境权概念之辨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8 孙笑征;那力;;国际法视野中的环境权问题——环境权的人权研究视角评述[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朱爱明;郑惠玲;;环境权的宪法增设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董杜骄;;论环境权的法律本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明远;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概览[N];中国环境报;2001年
2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潘怀平;从环境权性质破解环境诉权实施难题[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忠春;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胡静;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可;环境权入宪的法理思考[D];重庆大学;2008年
2 崔迪;环境权的宪法保障[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人权视域下的环境权及其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晓青;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寒冰;环境权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李修棋;环境权制度化的困境及其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赵国勇;环境权法律化的反思——以权利法律化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范战平;环境权的理性困惑及其实现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王岐X;环境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晓沛;论获得良好环境权[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27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2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