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

发布时间:2017-09-11 01:42

  本文关键词: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法官责任制度 结果责任 程序责任 办案责任 职业伦理责任


【摘要】:随着司法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法官责任制度逐渐形成了三种模式。其中,结果责任模式发端于错案责任追究制,后被纳入违法审判责任制,如今则被视为防范冤假错案的重要制度保证。程序责任模式滥觞于违法审判责任制,如今则成为法院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对法官确定奖惩措施的主要依据。随着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推进,法学界发出了尊重司法规律、重构法官责任制度的呼声,一种主要针对法官违背职业伦理行为来构建法官责任的新模式——职业伦理责任模式,逐渐出现在各种司法改革的方案之中。上述三种模式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产物,都有各自得以存在的制度空间,也都有相应的局限性和实施障碍。通过总结我国法官责任制度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未来法官责任制度模式的选择确立一些基本准则。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官责任制度 结果责任 程序责任 办案责任 职业伦理责任
【基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弓I百作为我国近期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司法责任制的构建引起了司法界和法学界的高度关注。一般说来,司法责任制包括两个构成要素:一是“让审理者裁判”,二是“由裁判者负责”。前者是指保证主审法官、合议庭享有独立审判权,解决审理权与裁判权分离的问题,取消庭长、院长的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2 魏胜强;;错案追究何去何从?——关于我国法官责任追究制度的思考[J];法学;2012年09期

3 张玉洁;;错案追究终身制的发展难题——制度缺陷、逆向刺激与实用主义重构[J];北方法学;2014年05期

4 树国,艳东;首例“弹劾”法官事件始末[J];公安月刊;2003年18期

5 李建明;错案追究中的形而上学错误[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6 ;法官办案责任制的健全和落实[J];人民司法;2014年07期

7 巩富文;中国古代法官出入人罪的责任制度[J];政法论坛;1990年01期

8 巩富文;中国古代法官责任制度的基本内容与现实借鉴[J];中国法学;2002年04期

9 巩富文;;唐代法官出入人罪的责任制度探析[J];政治与法律;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军;;拘留、逮捕赔偿责任之异化与回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谢佑平;江涌;;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3 肖建国,肖建光;审判委员会制度考——兼论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基础[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喻泽芳;现代司法理念下的法官制度建构[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5 李晓辉;关于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0年01期

6 张松美;关于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利弊思考[J];当代法学;2001年02期

7 郭松;;审查逮捕程序中的案件讨论机制研究——以四个基层检察院为例[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付立庆;;善待错案追究——立足于制度设计和运作实践的双重考察[J];福建法学;2002年02期

9 陈朝阳;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看得见的正义[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陈光;;论司法过程中法律方法的心理学意义[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吴良志;;另一种轨迹:解构民事诉讼中的“隐规则”[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邰永林;李思泉;;负重前行:建议补充侦查的能与不能——兼议“两个证据规定”对“问题证据”排除路径的影响及克服[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5 赖丽莉;;我国合议庭运作机制的困境及改革[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6 沈君;;人民法院定案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以某中级法院民商事定案实践为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7 薛海明;;“司法自信”何以转化为“司法公信”?——以司法公正与民意认同关系为视角的探究[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熊建明;美国最高法院管辖基础及要素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马晨光;唐代司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红;司法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俊;司法赔偿程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曙;刑事司法公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杨波;法律事实建构论[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胡晏诚;我国最高法院角色和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仲俊;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平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周;高校学生处分听证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逸群;当下中国司法政策认知论[D];西北大学;2010年

6 田华;民意与司法独立原则的冲突与协调[D];山东大学;2010年

7 陈静;审委会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易轶;自断其案的法理悖论[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臧洪涛;我国司法解释的法理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陈波;审判委员会保留论[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2 葛磊;法院错案追究制度分析[J];中国司法;2004年04期

3 王祺国 ,张荻秋;论审判独立的双重属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葛洪义;;司法权的“中国”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付立庆;;善待错案追究——立足于制度设计和运作实践的双重考察[J];福建法学;2002年02期

6 周剑浩;人民法院“错案责任追究制”新视角[J];法律适用;2003年12期

7 吕中亚;关于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制度的思考[J];法学;1996年05期

8 王晨光;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J];法学;1997年03期

9 周永坤;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J];法学;1997年09期

10 王琳;;取消错案追究制以还原司法理性[J];法治与社会;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本莲;;从惩罚到赔偿:侵权法的历史源流考[J];河北法学;2013年07期

2 张明楷;结果与量刑——结果责任、双重评价、间接处罚之禁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方恩升;;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法的精髓[J];前沿;2010年18期

4 刘勇;;当代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罗马法基础[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5 大谷实;张凌;;企业犯罪与处罚法人[J];环球法律评论;1988年03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建生 吴强 孟凡全;案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黄伟;要对“责任状”负责任[N];战士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佩;论共同犯罪中的加重结果责任[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宇;论共同犯罪中的加重结果责任[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7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827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4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