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环境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1 02:25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环境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摘要】: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资金,融资就是为了解决上市公司自身资金不足的现象。选择适合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成为公司追求的目标。不同的融资方式选择会使得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状况不同,从而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作为上市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使得外部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方式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基于外部融资环境变化日益加剧,上市公司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呢?本文结合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是为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辅之以规范研究,从外部环境因素着手,通过建立log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本文一共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 本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下来阐述了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再下来是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的预期贡献做了详细的描述。 第二章文献综述。 本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本章发现国内外学者在对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上,均认为外部环境因素是会影响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国外学者大致观点如下:一、宏观经济因素会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通货膨胀程度越严重,会使得公司发生负债的概率变小;发现商业周期与负债成负相关关系,商业周期与股票发行成正相关关系;二、股票市场与负债市场会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股市越发达,公司越容易选择股权融资,负债市场的发达与否同样影响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三、公司所处行业不同,则其融资方式选择也不相同,同时发现,相同行业的负债使用平均时间是有相似性的。四、法律法规因素也会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产生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认为:一、不同行业的公司由于种种因素会导致资本结构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其融资方式选择。二、通货膨胀也会影响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三、法律法规因素会影响公司融资方式选择。我国2005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同时颁布了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等,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对于上市公司融资动机与融资行为有了约束和优化。四、信贷违约风险、股市表现等因素同样会使得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上有变化。 第三章理论分析。 本文首先对有关融资和融资环境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接着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本文主要运用MM理论、权衡理论、以及优序融资理论来解释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同时我们还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因为委托代理关系使得上市公司融资并不一定合理。管理层可能会考虑自身利益而选择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在本章理论基础部分对这几个理论均有详细的阐述。最后本章运用理论基础部分的理论对外部融资环境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显示: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上市公司融资需求会增大,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均认为,此时公司会选择债权融资方式。当经济增长速度较慢或者出现负增长时,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的分析则不一致:权衡理论认为此时公司财务困境成本增大,上市公司会减少债权融资来控制风险;优序融资理论则认为上市公司在此时依然会遵守融资顺序,采用债权融资方式。 通货膨胀越严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越大、债权融资成本也会变大,因此,为了避免更大风险。上市公司通常会选择股权融资,同时可能减少债权融资来达到控制融资成本的目的。 根据市场择时理论,股票市场走势比较好的时候,上市公司会选择股权融资方式来降低融资风险;当股票市场不景气时,上市公司通常选择债权融资来避免股价下跌带来的风险。根据权衡理论的分析,认为股票市场越景气,上市公司会增加债权融资以保持公司目标资本结构;股票市场越低迷,同样,为了保持目标资本结构,上市公司会减少债权融资。 权衡理论认为,信贷市场越发达,信贷规模越大,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上市公司更容易选择债权融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信贷规模的大小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不明确。 第四章外部融资环境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的模型建立。 本章首先对变量进行设置,在这一部分介绍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含义和选择依据。接下来介绍了本文采用的实证模型——多元logit模型。多元logit模型是由二元logit模型扩展而来的,是用于分析因变量有多种分类选择的。 第五章外部融资环境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章首先对样本数据的选取以及来源进行了说明。本文选取的是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具体选择依据本章有详细阐述。然后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选择内源融资方式的样本数是最多的,依次是短期借款融资、长期借款融资、股权融资。从样本数据上看,这一融资顺序是符合优序融资理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还发现两种债权融资方式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股权融资方式各年样本分布均十分平稳,而内源融资各年浮动较大。 实证结果分析显示经济增长越快,公司选择短期借款融资方式的概率最大,接下来依次是长期借款融资方式,选择内源融资方式的概率最小。这一实证结果比较符合MM理论和权衡理论的分析,不符合优序融资理论的分析。价格指数越大,上市公司选择股权融资的概率越大。也即是说,通货膨胀较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更愿意选择股权融资。从实证结果中看到,当货币供应量或者信贷规模增长越快时,上市公司选择内源融资的概率越大,这一点是不符合权衡理论的分析的。当货币供应量或者信贷规模增长越慢时,公司在外部融资方式中选择借款融资的概率越大,在这一点上是符合权衡理论的分析的。股票市场反应越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的概率是大于债务融资方式和内源融资方式的。这是符合市场择时理论的分析的。 第六章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章首先根据前面几章的理论和实证结果分析,得出了本文的最终研究结论。接着,本章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政策性建议:①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时需注意对公司融资的影响。②完善信贷市场,加快银行业市场化进程,增加公司债权融资机会。③完善债券市场,降低债券市场投资风险,充分发挥信贷市场的融资能力,同时公司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借贷风险。④进一步规范股票市场,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⑤弱化“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公司融资方式选择更加符合大多数人利益。采用股权激励等方法,来削弱委托代理关系风险,使得公司融资方式选择更加适应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1)从实证角度论证外部融资环境影响因素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本文引入外部融资环境因素,模型中加入了公司内部控制变量,从实证角度证实了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是有影响的。使得长期以来建立在理论上的外部融资环境影响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分析有了实证数据的支撑。 (2)运用了三种不同理论,来分析外部融资环境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理论,分析了各种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这样避免了单一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情况的出现。同时也从一定角度验证了这三种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3)验证了在加入外部环境因素之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但大多数学者得到这样的结论是基于对公司内部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到的,本文引入外部融资环境因素,验证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外部融资环境中的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选择的是部分因素来研究,更深层次的研究可以增加选择范围和选择因素。从而更全面的反映外部融资环境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上市公司 外部融资环境 融资方式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6.6;F224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3
- 1. 导论13-18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15-16
- 1.2.1 研究思路15-16
- 1.2.2 研究框架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1.4 预期贡献17-18
- 1.4.1 从实证角度论证外部融资环境影响因素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17
- 1.4.2 验证在加入外部环境因素之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17
- 1.4.3 运用三种不同理论,来分析外部融资环境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17-18
- 2. 文献综述18-23
- 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18-21
- 2.1.1 关于通货膨胀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的观点18-19
- 2.1.2 关于行业因素、商业周期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的观点19-20
- 2.1.3 关于银行集中度与制度因素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的观点20
- 2.1.4 利率期限结构以及股票市场、负债市场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的观点20-21
- 2.2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21-23
- 2.2.1 行业因素与通货膨胀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21
- 2.2.2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法律法规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的观点21
- 2.2.3 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的观点21-23
- 3. 理论分析23-37
- 3.1 重要概念解析23-28
- 3.1.1 融资的基本概念23-24
- 3.1.2 融资方式的基本概念与类型24-26
- 3.1.3 融资环境26-28
- 3.2 理论基础28-33
- 3.2.1 无税条件下的MM理论28-29
- 3.2.2 权衡理论29-30
- 3.2.3 优序融资理论30-31
- 3.2.4 委托代理理论31-32
- 3.2.5 市场择时理论32-33
- 3.3 外部融资环境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33-37
- 3.3.1 宏观经济环境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33-34
- 3.3.2 金融环境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34-37
- 4. 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环境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模型建立37-41
- 4.1 变量设置37-39
- 4.1.1 被解释变量37-38
- 4.1.2 解释变量38-39
- 4.2 模型建立39-41
- 5. 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环境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41-63
- 5.1 样本说明以及数据来源41-42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42-49
- 5.2.1 样本分布情况42-44
- 5.2.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44-49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49-63
- 5.3.1 上市公司内部变量的logit回归结果及分析49-51
- 5.3.2 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的logit回归结果及分析51-63
- 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63-69
- 6.1 研究结论63-65
- 6.2 政策建议65-69
- 参考文献69-72
- 后记72-73
- 致谢73-75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融资结构[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6期
2 黄莲琴;傅元略;;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策略的选择[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才静涵;刘红忠;;市场择时理论与中国市场的资本结构[J];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4 肖作平;公司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5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6 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苏冬蔚;曾海舰;;宏观经济因素与公司资本结构变动[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8 吴江,阮彤;股权分置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9 苏冬蔚;曾海舰;;宏观经济因素、企业家信心与公司融资选择[J];金融研究;2011年04期
10 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1年09期
,本文编号:1009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009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