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逃出资”到“侵占公司财产”:一个概念的厘清——以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本文关键词:从“抽逃出资”到“侵占公司财产”:一个概念的厘清——以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更多相关文章: 公司法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股东 抽逃出资 侵占公司财产
【摘要】:2013年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废除最低注册资本制,改注册资本的实缴登记制为认缴登记制,这为厘清"抽逃出资"概念提供了绝佳机会。"出资"概念只对股东将财产投入到公司之前或未完成出资义务之时才有意义,而一旦"出资"完成,该财产就是公司财产,"出资"已变成"股权"而不复存在,股东也就不可能再抽逃其"出资",其抽逃的只能是公司财产。"抽逃出资"概念的使用源于立法者没有正确认识到公司股东与公司财产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的使用不仅带来公司法理论上的困惑,也给司法实践中对"抽逃出资"行为的认定带来很多困难。鉴于"抽逃出资"的各种表现形式可以被"侵占公司财产"所囊括,"抽逃出资"侵害的是公司财产权,故应当用"侵占公司财产"概念取代"抽逃出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构股东"侵占公司财产"的责任,这符合公司资本制度由资本信用转向资产信用的趋势,也是彻底消除股东是公司财产所有者或公司所有者这种错误理念的措施之一,更是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所要求的。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一、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厘清“抽逃出资”概念的契机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的决定。这次《公司法》修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庆全,王来锁;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工商管理;1997年12期
2 刘俊海;;论抽逃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J];法学杂志;2008年01期
3 李明祥;企业财产权的现状与改革前景——从经营权走向企业法人所有权[J];法学评论;1992年03期
4 郑曙光;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违法形态与民事责任探究[J];法学;2003年06期
5 赵学业,王强;工商部门查处抽逃出资行为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年03期
6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7 史际春;关于法人财产权与股东权的法律规定刍议[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6期
8 楼建波;企业法人所有权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外法学;1994年04期
9 郭锋;;股份制企业所有权问题的探讨[J];中国法学;1988年03期
10 孙志平;;对股份及股份公司财产关系的再认识[J];中国法学;198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宗璋;股权性质刍论[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黄金满;;资本维持原则的理论进路[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储陈城;高越;;出资瑕疵股东之股东除名的根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薄燕娜;;公司立法理念的选择——以中西法律传统比较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5 韩俊英,刘鹏;完善违反出资义务的民事法律责任的理论构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6 王富强;;新《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制[J];商业研究;2006年18期
7 荣振华;;公司发起人内涵界定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8 陈玉芳;;公司转投资问题法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杨帆;;股权定限物权论——以股权转让为契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喻白薇;;试论公司劳务出资[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建;褚红丽;;股东创业成本最小化与债权人利益的虚假保护——公司资本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喻胜云;;论公司最低资本确定之函数原理[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董学立;;产权的法律学分析——以国企产权改革为中心[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5 熊进光;张怡超;;2007—2008年商法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张善美;;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与《公司法》的立法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张东平;;公司强制清算若干法律问题探析[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方俊;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利益平衡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范伟红;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吕瑞云;公法法人财产所有权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王继翔;我国国防军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靳丽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张雪娥;公司信用内部性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双;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律实证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罗婷婷;论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甘文;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世宽;有限责任公司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华瑶;公司法上的债权出资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倪伟;股东债权出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萍萍;股权出资的问题及其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洪磊;职业经理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秦琴;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杨松坤;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彬 ,冯明岗;法所有权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2 董开军;所有权转换现象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3 尹田;;论国家财产的物权法地位——“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写入物权法的法理依据[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4 王开国;国有企业法人所有权是否成立?[J];法学杂志;1994年01期
5 雷兴虎;现代西方国家公司法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公司法的选择[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6 冯果;论公司股东与发起人的出资责任[J];法学评论;1999年03期
7 郭新京;“双重所有权论”质疑[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0年06期
8 叶龙虎,姜兆策;公司股东抽资现象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年05期
9 刘燕;对我国企业注册资本制度的思考[J];中外法学;1997年03期
10 马俊驹;;论国家企业法人的财产权性质[J];中国法学;198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兆源;王清施;;中美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22期
2 徐黎明;;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完善——以公司僵局为切入点[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3 ;我可否要求退出公司收回股金?[J];法制与经济;2005年16期
4 张卿;中外公司法限制股东权制度之比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5 石慧荣;公司法个案点评[J];政治与法律;1997年05期
6 刘俊海;《公司法》的修改与解释:以司法权的适度干预为中心[J];法律适用;2005年03期
7 李清宇;我国公司法对小股东保护的欠缺及应采取的措施[J];兰州学刊;2002年04期
8 孙聚团;浅议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股权[J];法学杂志;2004年06期
9 张俊文,,吴健;有限责任公司债权人之保护与立法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10 王忠国;公司法讲座(—)[J];黑龙江对外经贸;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2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公司信用基础的检讨[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唐绍均;;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法律监管对策的完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梁洪学;;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来源和特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轮;该转让是否有效[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宋良刚;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引起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易健;制定公司章程应把握的几个原则[N];金昌日报;2006年
5 虞政平;公司可以为其股东提供担保[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 宋晓明 副庭长 张勇健 法官 张雪is;民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俊海;以创新理念重塑服务型公司法[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崔勤之;我国《公司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重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徐雅玲;新《公司法》清障 一人创业有矩可循[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马荣伟;中福实业案:法院银行谁的错?[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枢;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阮世能;公司监督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宁晨新;股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邱海洋;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佟胜奇;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蒋小鸟;论违反公司章程的法律后果[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吴e
本文编号:1185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18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