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澳中公司董事薪酬支付及披露制度
本文关键词:简析澳中公司董事薪酬支付及披露制度 出处:《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针对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首先分析了薪酬信息披露对公司管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就澳大利亚和我国有关薪酬支付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析对比,最后提出我国董事及高管薪酬支付和披露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Abstract]: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r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mpensa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Australia and China on compensation payment and compensation disclosure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rs. Finally,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ayment and disclosure system of directors' and executives' compensation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1.薪酬信息披露对公司管治的重要性公司管治是一个多层面的主题,主要目的是保证公司投资者能够得到一定的投资回报率[1]。对于以管理为本的公司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确保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最佳效率。公司管治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将各种检查和激励机制落实到位,确保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辉;张怡超;;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功能之辨正[J];当代法学;2010年06期
2 张兆国;宋丽梦;张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股权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淑霞;涂锦;谢智勇;徐建群;;上市公司股权代理成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30期
2 刘孟晖;;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关系研究评述[J];财会通讯;2011年09期
3 李兴伟;;IPO、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资本成本视角的理论综述[J];财会通讯;2011年18期
4 牛小叶;陈飞;付玉梅;;上市公司股权代理成本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0年10期
5 李芸达;;产权视角下的财务学研究评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苏坤;;中国上市公司股权代理成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汪本强;;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8 朱静;;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叶晓欣;;2010年中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综述[J];公司法律评论;2011年00期
10 常明;;2010年中国证券法理论研究综述[J];公司法律评论;201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兆国;何威风;阎炳乾;;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来自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巩娜;;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辛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家族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吉利;邓博夫;毛洪涛;;会计准则改革、股权性质与股权资本成本——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海燕;孙健;;监督或无为: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代理成本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田满文;齐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代理成本动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淳伟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周军;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并购中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余景选;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锦旗;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杨艳;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取向及其治理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徐军辉;政府监管与股权再融资效率[D];暨南大学;2007年
7 丁庭选;基于公司治理的银行债务融资契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何威风;国家分级控股、资本结构与代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马海峰;现金流视角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万丛颖;基于代理冲突视角的股权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索琴;家族企业金字塔式持股结构与资本结构的选择[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保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府背景成本效应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平熙;上市公司债权人代理成本量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康凯;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D];西北大学;2011年
5 郑诗斌;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D];暨南大学;2011年
6 曹宗敏;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策的法律规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梁翠平;上市公司治理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法律规制探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鹏;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代理成本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徐辉;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傅穹;于永宁;;高管薪酬的法律迷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司法》等10部法律修正案通过[J];印刷经理人;2004年10期
2 刘俊海;《公司法》的修改与解释:以司法权的适度干预为中心[J];法律适用;2005年03期
3 蔡晓天;;论《公司法》对公司相关者利益的协调与平衡[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4 商浩;;关于信用能否作为出资形式的法律思考[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5 徐钦层;;浅析公司董事自我交易的法律规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6期
6 吴鹃;李和仪;;我国自然人一人公司转投资立法缺失之评析——评2005年《公司法》第59条第2款[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约·麦·古立克;罗振夷;司徒渠;;兰金与斯派萨氏公司法(四)[J];国际经贸探索;1985年04期
8 刘淑强;;开办公司要依法[J];北京观察;1994年04期
9 沈四宝;王开宣;;《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异同及其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10 陆芙蓉;《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执行中的两个问题[J];人民检察;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平;王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前提:对关联关系的界定[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小满;;公司股份继承所产生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元小勇;;试评我国公司法的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马建兵;任尔昕;;商法学研究动态与综述(2005.04—2006.07)[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李光胜;;修改与完善公司法,解决股票期权(认股权)行权股票的来源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紫红;;名家荟萃 网络联动——记华东政法学院公司法研究中心近期工作[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郝磊;;我国新《公司法》中出资形式制度的再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刘宁;翟浩杰;;关于《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黎汝志;;从新《公司法》审视有限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公司信用基础的检讨[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建民;新公司法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N];证券日报;2005年
2 徐雅玲;新《公司法》清障 一人创业有矩可循[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乔新生;契约自由精神贯穿新《公司法》[N];证券时报;2005年
4 李郁;新公司法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条文尚待细化[N];法制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农夫 通讯员 王尧顺;新《公司法》催生惠安“老板时代”[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6 袁祥;公司法新司法解释将出台[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最高人民法院 杜军;公司法中董事竞业规则的解释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张稳;用“比较法”攻克公司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傲多;股份回购政策并不抵触公司法[N];法制日报;2005年
10 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副主任 刘修文;新《公司法》的九项重大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庄海舟;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李飞;转投资的公司法问题要论:解释与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弘;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小龙;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亚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邹发云;公司董事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卫军;论上市公司非正当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郑辉;论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28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2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