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
本文关键词: 新《公司法》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出处:《商场现代化》2007年3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适应我国目前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促使我国公司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公司治理体系的积极作用,我国修订并实施了新的《公司法》。本文将就新《公司法》新增内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展开论述。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we urge our company to establish a per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The new Company Law has been revised and implemented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the new Company Law's new content, "the denial of Company Law Personality" to the perfection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91.91
【正文快照】: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体系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保证和前提,而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主动适应新的市场发展要求,企业就必须规范改制,建立起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治理体系,并使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明确各自负担的责任。为此,新《公司法》新增和修订了公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宁;;新《公司法》对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2006年08期
2 黄丽萍;公司法人人格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J];行政与法;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耿丹丹;防范关联交易风险 保护银行债权安全[J];金融论坛;2005年05期
2 郭明;李光;阳飞;;试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3 张慧毅;;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及其监管[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5期
4 陈信勇,董忠波;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诉讼问题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海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浅论[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及其在我国的适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林思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乌云格日乐;有限责任制下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冉琛;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规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车辽晖;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审判实务[D];清华大学;2005年
6 秦芳菊;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育雅;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探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吴红艳;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曹云野;公司人格否认后的责任探讨[D];湘潭大学;2007年
10 赵艳洁;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发展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章志远;质询权的理论与实践[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兰;;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2 宫专;;智慧交融 观点争锋 “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侧记[J];中国律师;2010年12期
3 敬国雷;;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构建与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兼评新《公司法》的立法选择[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4期
4 许崇峰;关苏晴;;略议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张nI;;试论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6 单颖之;;关于加强美国公开交易公司治理的核心原则[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7 孙溪;;2008年中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综述[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8 崔帅;;国有独资公司职工董事制度探析[J];经济师;2011年07期
9 刘坤;杨得兵;;民营担保企业运作现状及法律风险问题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10 程栋;;法律视野下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欣新;王斐民;;论公司治理与公司控制人侵权责任的追究[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乃钰;徐新意;;公司治理中的司法救济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金岩;;对实现公司治理结构形式的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张晓森;;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措施[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卓伦;普烈伟;;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权及监控[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薛世才;;独立董事和监事的地位和作用之比较[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黄朗喜;;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鹰;;关联交易与公司治理的内在法律联系[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邓海桑;;公司股东出资义务合理性的基础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10 程守太;熊永文;;公司治理推行独立司法监理制度的可行性[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琳 滕红军 作者分别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防止公司治理结构缺陷[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宋一民;中国证监会发布《期货经纪公司治理准则》(试行)[N];期货日报;2004年
3 王佳航;江平建议把好三度[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王娇萍;《公司法》要合理体现各方意志[N];工人日报;2004年
5 王娇萍;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N];工人日报;2004年
6 若鱼;改制企业群体性事件频发折射职代会功能缺失[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7 彭锦琼;修订《公司法》对企业是重大利好[N];中国企业报;2005年
8 王娇萍;公司法应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N];工人日报;2004年
9 钱晨;规范上市公司的“利器”[N];上海金融报;2008年
10 刘萍;当前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中需注意的问题[N];工人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安毓秀;银行债权保护与公司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平力群;公司法变革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邢栋;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法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沈乐平;规范企业集团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青;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及完善[D];郑州大学;2003年
2 蒋艺;基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汪美侠;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4 卢乐云;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韩喜明;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王义国;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D];山东大学;2005年
7 史平松;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6年
8 杨蕾;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潘卫群;从公司治理角度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庞晓霞;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5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5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