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与非股东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本文关键词: 股东 非股东 利益冲突 利益平衡 出处:《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公司法已突破股东利益等同于公司利益的传统观念 ,把股东利益和非股东利益纳入其规制范围。为实现公司的平稳和持续发展 ,我国公司立法应当在经营决策、风险承担、公司收购等方面 ,完善协调股东利益与非股东利益的制度设计。
[Abstract]:The modern company law has broke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at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re equal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and has brought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and non-shareholders into the scope of its regul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The company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should perfect the system design of coordinating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nd non-shareholders' interests in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decision, risk taking, company acquisi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长江证券公司资产保全部
【分类号】:D912.29
【正文快照】: 公司是由股东投资形成的。长期以来 ,人们把股东等同于公司 ,股东利益等同于公司利益。股东与公司之间的矛盾冲突 ,仅表现为股东自我利益与整体利益 (公司利益 )的冲突。① 随着公司大型化、国际化的发展 ,公司在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公司不仅是一个经济性组织 ,而且是一个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晓镍;股东利益的冲突与衡平——探寻股东关系的基本原则[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恒;职工参与管理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J];求实;2004年S4期
2 王建文;范健;;论公司独立人格的内在依据与制度需求[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3 徐彪;评道德法律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邬云霞;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仇书勇;论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外部治理的完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田新苗;论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任慧;从税法角度看公司的社会责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尹莉;严婷;;浅议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及其法律对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何国华;董事忠实义务之分析与借鉴[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荣华;;企业产权结构对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杨瑞龙;;论职工参与企业治理的经济学逻辑[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徐向艺;陈振华;马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国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法体系创新[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5 刘青;谢京怡;;专利制度中的利益平衡机制及其对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董必荣;;企业所有权配置、公司治理与财务会计目标的变迁[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郑海航;徐炜;;21世纪新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yN凡;;企业社会责任再辨析——基于概念与发展观的视角[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程德文;;司法独立的方向是法官独立[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志雄;;国际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中国和平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陈卫忠;澳门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樊五勇;风险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5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郑林;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佩韦;论法律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左小绚;论我国银行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3 卢乐云;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周希舫;基于人力资本特性的经营者薪酬激励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徐凤;公司监事会的职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魏建;人力资本承载者参与企业治理权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付秀彬;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刘艳梅;从企业本质角度谈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9 方赛迎;中国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探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华;;浅议司法解散制度对公司僵局的作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2 李荧荧;;试论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3 戴伟;;公司股东出资问题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4 刘文;祝函;;董事多元化:公司社会责任之践行机制[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5 刘荫;吕争;;股东账簿查阅权范围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6期
6 ;律师信箱[J];人大建设;2011年07期
7 宋祥;潘亚伟;;执行程序中对公司瑕疵股权转让被执行人的追加[J];人民司法;2010年22期
8 张勇健;;商事审判中适用外观主义原则的范围探讨 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相关条文对照[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J];财会学习;2011年03期
10 王学士;;章程限定股东表决权代理人资格效力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佶和;;股东代位诉讼的法理及运作[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2 王远明;阎珊珊;;论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立先;;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4 龚志忠;;公司清算中的瑕疵出资责任[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启;;国有股权挂牌出让中股东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巴布;;浅谈瑕疵股东股权转让效力认定及其救济途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李雨龙;;投资并购中股东优先权法律条款探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姜朋;;股权共有与公司人格独立——当公司股东仅剩夫妻二人时[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9 陈磊;;论股东权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归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张善美;;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硕;有限公司歇业股东应承担公司债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2 王立杰;未经半数股东同意向非股东转让股权行为的效力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周松平;李振杰;股东为何不享有优先购买权[N];中国商报;2004年
4 吴剑平 赵虎华;股东查阅权完善之建议[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顾肖荣 陈历幸;股东如何维护新股优先认购权不受侵害[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记者 浩民;为股东担保 限制但不禁止[N];中国证券报;2005年
7 刘俊海;真假股东[N];法制日报;2004年
8 林晓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请求解散之诉的构建[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彭跃进 肖兴农;股东向非股东转让出资的限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北京大学 王斯乐 谷月;用股东代表诉讼医治大股东占资顽症[N];中国证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德枢;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阮世能;公司监督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贺丹;破产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邱海洋;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宁晨新;股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丁丁;商业判断规则研究——兼论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董事责任体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屹;论有限责任公司少数派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高晓飞;股东出资瑕疵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周佳丽;论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D];北京大学;2007年
4 刘晔;论股东表决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焦红静;出资瑕疵时股东责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肖泽领;股东共益权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张亚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王军;个案审判中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探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胡微;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李大军;论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62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462619.html